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家兔非传染性腹泻病分几类?如何防治? 兽医兽药

家兔非传染性腹泻病分几类?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家兔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在临床中经常遇到,各养兔场中时有发生,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尤以2月龄以内的仔、幼兔较为多发。

基层兽医和养殖户一般忽视了对发病原因的分析,一味使用抗生素治疗,收效不佳。根据实践,发生家兔腹泻的原因很多,现分述如下。

1、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演泻。 这类原因引起的腹泻约有20余种,常见与多发的有魏氏梭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球虫病等。这类腹泻除根据腹泻的性状、色泽等诊断外,尚有该病特异的临床特征,应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剖检、实验室诊断、查找病原进行确诊,确诊后选择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平时要以防为主,注意环境卫生与消毒,定期接种疫苗,有计划地安排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

2、消化不良性腹泻。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兔,主要表现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体温一般正常或稍低,稀便中常混有大量未被消化的乳块和饲料残渣。

仔兔消化不良性腹泻主要是因为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机能尚不完善,对营养物质消化能力差,开食过早,采食难以消化的草料。

治疗宜采用乳酶生、多酶片、食母生等帮助消化的药物,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5%以上。仔兔应在20日龄开食为宜,少吃多餐,定时定量补充易消化的饲料。

3、突然变更饲料引发的腹泻.常见于开春和初夏青草开始萌发生长季节。因冬季以干粗饲料为主,突然饲喂青饲料,家兔贪食过量引起腹胀拉稀。有些兔易引起腹泻。预防应在变更饲料时逐渐增减,循序渐进,最好在7~10日内完成。发病时应调整饲料,对症治疗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4、乱用抗生素导致的腹泻.长期连续使用抗生素药物,容易致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造成消化机能紊乱。因此在预防性添加抗生素时,要根据本场兔病流行情况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使用。要控制每次用药时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期,并要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和病原产生耐药性。

5 、饲料中毒性腹泻. 一般常见的有3种情况:

一是饲草饲料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某些毒草、棉籽饼、生大豆、出芽的土豆等; 二是用被农药或鼠药污染的饲草饲料喂兔引起中毒; 三是饲草饲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一定毒素,如亚硝酸盐、霉菌等。

6、精料过多性腹泻。家兔为草食动物,有其独特的消化生理特性,精料比例过大,特别是玉米含量过高,淀粉在小肠内消化吸收不全,势必增加后肠负担,造成异常发酵,正常菌丛受到抑制,消化机能紊乱引起腹泻。实践表明日粮中蛋白质和玉米含量均不宜过高。

7、应激性腹泻。引发家兔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为长途运输、环境骤变、忽冷忽热、惊吓等几种原因。

家兔腹泻是养兔业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腹泻是由各种已知和某些可疑的病因,引起家兔消化道机能紊乱而造成的一种"肠炎性复合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现在已经弄清楚的引起家兔腹泻的原因有二大类,一类是传染性原因,另一类是非传染性的。传染性的例如:兔魏氏梭菌下痢,兔付伤寒、

泰泽氏病、大肠杆菌病等。非传染性的例如:运输、关禁、天气骤然变化,纤维素、高能饲料、饲料条件改变,分娩哺乳及断奶都是导致兔发生腹泻

的应激因素。

非传染性因素 消化不良;吃过多含露水的豆科饲草,易膨胀的饲料,腐烂、霉变、冰冻的饲料;饲料粗纤维含量不足,蛋白过高均可引起发病。

防治

1 更换饲料 发生腹胀病的兔场立即更换饲料。少数兔场换料后,发病率直接降低。

2 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2周内发病率降低,2周后部分兔场病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