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剂拌种。主要药剂有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50%辛硫磷乳剂用量为种子量的0.2%~0.3%,40%甲基异柳磷用量为种子量的0.2%。拌种前药剂加水量为种子量的5%~7%。拌种时均匀喷洒搅拌,而后堆闷四至八小时。要注意人畜安全。
2、药剂土壤处理。每1/15公顷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或用50%辛硫磷乳剂或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150克,兑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施全田,随撒随犁或随耙。
另外,还可用黑光灯、糖、酒、醋诱蛾液,加硫酸烟碱或用苦楝子发酵液,或用杨树枝把或泡桐叶,诱杀成虫。
对于地老虎的高龄幼虫,可在每天早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植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阳坡表土,捕捉幼虫杀死。
此类害虫多是昼伏夜出,喜欢咬食玉米幼苗的根或茎基部,造成死苗、缺苗、断垄。此时地下害虫处在幼虫3龄前,主要群聚在寄主幼嫩部取食,食量较小,便于防治。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处理:播种前剂拌种是防治该害虫的有效措施,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4,拌种前药剂加水量为种子重量的5~7%。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毫升加水1公斤拌种10公斤,堆闷3~5小时后播种。
2、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杂草是地下害虫的产卵场所,又是迁移到玉米等作物的桥梁,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田埂路旁的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一环;如已被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
3、喷施药液:主要是消灭3龄前幼虫。对药剂的选择应以菊酯类杀虫剂为主。用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用敌百虫粉每亩喷粉1.5~2公斤。
4、撒施毒土、毒沙:50%的辛硫磷每亩0.20--0.25千克对水400--500千克顺垄灌根,也可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0.3公斤,加适量细沙土混合均匀,撒于玉米苗根基处。
5、毒饵诱杀:防治3龄后的大龄幼虫,最好进行毒饵诱杀,可用的乐斯本或90%敌百虫按100毫升药、500毫升水、5公斤诱饵(麦麸或棉饼,炒香最好)的比例配兑,亩用2.5~3公斤为宜;或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克,拌棉籽饼5公斤(或铡碎的鲜草)。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
6、药剂灌根:在虫龄较大时用50%辛硫磷,每亩用药0.2公斤兑水400公斤灌根。
7、人工捕捉幼虫:幼虫白天躲藏在土中。在田间寻找刚出现的萎蔫苗、枯心苗,拔开萎蔫苗周围泥土,挖出地老虎的大龄幼虫。
(1)轮作倒茬。(2)使用含有克百威的种衣剂包衣。(3)辛硫磷闷种、毒土法。(4)毒谷、毒草诱杀。(5)杀虫剂灌根。(6)灯光诱杀。
玉米田常见的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以及近年来局部地区危害严重的二点委夜蛾等。它们栖居土中,主要危害玉米的种子、跟、苗茎和嫩叶,造成种子不能发芽出苗,根系不能正常生长,活心叶畸形,幼苗枯死,缺苗断垄等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
种衣剂包衣拌种。用含杀虫剂包衣的种子或采用杀虫剂拌种剂拌种。常用的杀虫剂有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和吡虫啉。
玉米幼苗期,地老虎危害时,可在被害株根际扒开土捕杀幼虫。
毒土。在播种时使用辛硫磷等拌毒土盖种或沟施,也可用毒死蜱乳油配制毒土,与傍晚撒施于玉米行间。
毒饵。用麦麸、豆饼或棉籽饼等做饵料炒香,喷或拌上辛硫磷乳油等杀虫剂,于傍晚撒在田间幼苗根际附近,可以兼治多种虫害,尤其是蝼蛄等。
灌根。可用辛硫磷或毒死蜱兑水灌根。对金针虫效果较好。
喷雾。可于傍晚,用菊酯类、有机磷等农药喷施幼苗和周围土表。
一、直接灭虫。秋末进行深耕细耙,结合冬灌和春灌,可有效杀死部分害虫。
二、毒饵诱杀。将麦麸、豆饼等饵料炒香拌上辛硫磷等杀虫剂,在傍晚撒在幼苗根际附近诱杀蝼蛄和地老虎。
三、毒土杀虫。播种时用锌硫酸等药剂拌毒土盖种或沟施,也可用毒死蜱配制毒土于傍晚撒施在玉米行间。
四、药剂包衣。用含有辛硫磷或吡虫啉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五、地老虎危害时,扒开被害苗周围的土捉杀幼虫。
六、药剂灌根。用辛硫磷或毒死蜱对水灌根对金针虫有防效。
上一篇: 大豆地土壤耕整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 夏天养多雨需要严格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