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密度过大,群体通风不良;如:先玉335的种植密度超4200株以上时;
2.授粉不良;
3.偏施氮肥;磷元素缺乏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的养分需求;
1土壤·是非条件影响2温度条件3水分条件4种植密度过大,植株发育不良5病虫害危害6自然灾害影响
1玉米发生空秆的原因
1.1种植密度过大
对于同一品种,在同等施肥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空秆率逐渐增加。在同一块地上,每个玉米品种都有适宜的栽培密度,栽培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郁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1],合成有机营养减少,因此空秆率增加。
1.2施肥不合理
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单一施肥比配方施肥空秆率高[2],施用二元肥料比三元肥料空秆率高。
1.3水分供应不足
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如果水分供应不足,植株生长矮小细弱,叶片发黄,雌穗分化与发育受阻[3,4]。据试验,玉米抽雄前后20d内,1m3土层保持180mm水量,穗粒数761粒;保持138mm水量,穗粒数486粒;保持50mm水量,穗粒数只有311粒,因此当土壤供水不足时,有可能导致玉米空秆。
1.4授粉不均
玉米抽雄散粉期阴雨连绵,花粉粒吸水膨胀破裂死亡或黏着成团,丧失散粉能力,形成空秆。2008年东港市春季由于雨水偏多,地温低,夏季阴雨天居多,晴天较少,生育推迟7~10d,在玉米授粉期8月10日左右又受热带风暴“麦莎”影响,造成授粉受阻,空秆率增加。
1.5病虫危害
当玉米遭受地下害虫、玉米螟危害时,咬断根系,咬食叶肉,有的甚至传毒,破坏输导组织,使组织坏死,致使水分和养分不能正常运输;或是受黑粉病、病毒病危害,大量养分被病菌夺走而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造成雌穗发育受阻,易形成空秆。
上一篇: 绿萝的养护注意事项是什么?
下一篇: 什么是辣椒烤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