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山地林下或阴坡山谷种植。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为好。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翻耕耙细,作成1.3米的畦,也可利用自然山地开畦种植。
2.繁殖方法生产上常用根茎分段繁殖和茎蔓扑插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l)根茎繁殖于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进行,将根茎挖出,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小段l-2节,再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每穴放入1小段,覆土约3厘米,裁后及时浇水保湿。
(2)扦插繁殖一般5-7月,植株生长呈现旺盛时,将地上茎蔓剪下,再剪成若干小段,每段应有3-4节,去下面2节叶子,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斜插入苗床,入土1-2节,浇水保湿,适当遮荫,约7天后即可生根。待新芽长至10-15厘米时,便可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育苗移栽。
(3)种子繁殖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于3月中、下旬,按行距30-40厘米开浅沟或穴距30厘米开穴,种子播前用温水浸种l-2小时。播种后覆土1厘米,浇水,至出苗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后20一30天出苗,每亩用种1.5-2千克。当苗长至具2-3片真叶时,按株距6-10厘米间苗,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按15一20厘米定苗。育苗播种时间同直播,撒播或条播,播后可在畦上盖草并浇水保湿。出苗后揭去盖草。幼苗具3-4片真叶时,选阴天移栽于大田。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在幼苗未封行前,应注重中耕除草,并注意不宜太近苗头,以免损伤地下嫩茎。
(2)追肥定植后1周即应施1次薄粪,配施少量尿素及磷、钾肥,每次收割或打顶后均要追1次肥。最后1次收割后施入冬肥。冬肥以厩肥为主。
(3)打顶当主茎长到30一40厘米趁晴天进行打顶,以促进分枝。l年中可进行2次,一般摘去顶尖3-4厘米。
(4)搭架遮荫苗期忌强光直射,可在播时间种玉米或用竹竿搭l-1.5米高的架,上覆玉米、芦苇等遮荫物。由于绞股蓝自身攀援能力差,在田间需人工辅助上架。一般在茎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将其绕于架杆上,必要时缚以细绳。搭架是绞股蓝生产上一项重要措施。
(5)排灌绞股蓝喜湿润,故要经常浇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受涝。
4.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多发于生长后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洁田园,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2)三星黄萤叶甲4月下旬始发,以幼虫和成虫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洁田园。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地面喷雾。
(3)灰巴蜗虫和蛤蝓为害叶片、芽和嫩茎,可撒施石灰水或石灰粉防治。此外尚有小地老虎、蛴螬为害等。
二、采收与加工
当茎蔓长达2-3米时,选择晴天收割,收割时应注意留原植物地上茎10一15厘米,以利重新萌发。南方1年可收割3-4次,北方收2次,最后1次可齐地收割。收后晾晒至干,置阴凉密闭处深藏,以保持干品色泽。
三、留种技术
绞股蓝果实多见于通风良好处,~般在花序中有30%以上的浆果颜色蓝黑时便可采种。收后将果穗放在阴凉通风处后熟,1周后采下果实,放在竹席或竹匾中晾晒风干,搓去果壳,随后登布袋或纸袋中于通风干燥处保藏。
根茎繁殖时,南方在地上部分收割后,根茎可在土中自然越冬。北方如温度较低时地表需要覆盖保护,或进行窖藏。
绞股蓝的茎叶生长尤其多需氮肥,为了使绞股蓝生长茎叶繁茂,生长期应追肥2~3次,追肥以适量有机肥为主,每穴每年追肥1公斤,包括灰肥、复合肥、氮肥,同时还要结合根外施肥,喷施溶解稀释过的尿素及磷酸二氢钾于叶面、叶背尤其重要,选择喷施时间以阴天傍晚最佳。在绞股蓝的不同生长时期,由于其进行的主要的生物作用不尽相同,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种类也有区别,所以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要用不同的肥料追肥,及时合理地提供绞股蓝不同营养器官发育所需要的相应的营养元素。传统方法是:苗期以氮肥为主;4片叶到放蔓期每亩追尿素5~8斤;上架攀缘期(快速生长期)每亩追尿素10~15斤;开花结果期,以磷、钾为主,每亩追复合肥20~30斤;每次采割后追尿素10~15斤。
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尿素1次 每亩1.5公斤和叶面喷洒0.2%磷酸二氢钾1次。苗期注意勤除杂草,并将锄下杂草奎盖在幼苗周围,以保湿保肥。
上一篇: 根据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外包装标签必须注明哪些内容?
下一篇: 杂交谷子制种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