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观赏园艺 > 其它观赏园艺 > 观赏向日葵的栽培技术措施? 其它观赏园艺

观赏向日葵的栽培技术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品种选择:向日葵品种繁多,有食用型、盆栽种、切花种。做切花栽培应选择切花品种,目前常见栽培品种为屈杂种F1代,“无花粉”品种,如金色08、重瓣金吉祥和三阳开泰等。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用途的品种。

2、播种:切花向日葵种子较大,作切花栽培生产,常用穴盘播种育苗,以泥炭、培养土和沙的混合土壤为播种土,每穴播1粒种子,播种后覆土0.8―1.0cm,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4―7天后发芽,苗高5―6cm时就可种植。具体播种时间由供花时间决定。若5月用花,2~3月播种;10月用花,8月播种。观赏向日葵种子大,每克种子25~50粒,发芽适温为21~24℃,露地常用穴播,播种盘用点播,播后7~10天发芽。发芽率为80%~90%。以盆栽矮生种为例。从播种至开花需50~60天。

3、定植: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宜,盆栽用培养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选平整、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地块种植(土壤不必先施肥)。如在肥力高的土壤条件下,须提高种植密度,以限制植株生长过盛,花朵过大。种植株行距以20×40cm为宜,以获得均匀的花朵。有时种植的株行距要根据土壤本身的土壤肥力和市场对茎杆粗度的要求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4、管理:在播种初期就应给予充足光照,以防植株徒长。肥料可少施,以限制花头过大,茎杆过粗,不利于瓶插。幼苗期需充足水分。若土壤肥力太差,前期施肥以氮肥为主,孕蕾期增施磷钾肥,现蕾期应适当控制水分,但在光照强、气温高的条件下,由于植株高大、叶片繁茂,水分消耗量大,应及时浇水,以防叶片萎焉,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切花质量下降。露地栽培时,根系比较发达,耐干旱,春季浇水不多,初夏气温升高、水分蒸发量较大时,才需补充浇水。而盆栽观赏向日葵,棵大盆小,生长期要及时浇水,否则叶片容易脱水凋萎。但不宜过湿,湿度过大,基部叶片容易发黄。

观赏向日葵根据地上部冠幅的大小选用10―15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若花坛观赏,可摘心1次,分枝可产生4―5朵花。高杆品种发芽后20天可用0.25%―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来控制植株高度。观赏向日葵在露地栽培,光照时间长,往往开花略早;而冬季在温室内栽培,光照时间短,开花延迟。

  5、拉网除侧蕾:在多风的季节,应立支柱拉网支撑以防植株倒伏。有的切花品种在每一个节处会长出侧蕾,需及时摘除,以利主花蕾的生长。

  6、轮作:向日葵切花种植忌土壤连作,在种植1―2茬后需轮换用地,做好土壤消毒工作,以防病虫滋生。

  7、病虫害防治:种植向日葵病虫害发生率较低。主要病害为细菌性叶斑病、锈病、茎腐病。防治措施以消除病叶和残株,集中烧毁为主,在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粉剂500倍液喷洒或用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有白粉病和黑斑病危害观赏向日葵叶片,除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外,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盲蝽、红蜘蛛和甲虫等,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8、采收保鲜:在花朵外层的舌状花开放时即可采收。在水中或保鲜液中瓶插寿命夏季为6―8天,冬季可达10―15天。一般在采收包装中把叶片除掉,留顶部1片叶为宜。切花可在2―5℃下贮藏1周左右。

观赏向日葵原产北美,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观赏向日葵的生长适温,白天为21—27℃,夜间为10—16℃。温差在8—10℃时对茎叶生长最为有利。观赏向日葵具有生产周期短、产花量高的特点,一年可以种植3—4批次,经济效益表现良好。
  生产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根据用途,向日葵分为食用、油用、观赏三大类。以切花栽培类为例,应选择“无粉型”品种,如金色08、金吉祥、三阳开泰等品种。整体观赏效果一致,美观,切花质量较高。
  2、播种:具体播种时间由供花时间决定。切花向日葵种子较大,常用穴盘播种育苗,以泥炭、培养土和沙的混合土壤为播种土,每穴播一粒种子,覆土0.8—1.0cm,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也可视播种期的温度气候条件采用直播的方式,开沟不宜过深,播种后覆土浇透水即可。
  3、定植:第一对针叶出现即可定植,通常批量生产鲜切花定植密度为20×20cm,定植地点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方便日常管理。
  4、管理:保证光照充足,不同生育阶段注意控制水肥,以限制花头过大或者茎杆过粗,不利于瓶插。幼苗期需充足水分,现蕾期则要适当控制水分,但在高温条件下应及时浇水,以防叶片萎蔫,影响正常生长。
  5、轮作:向日葵切花种植忌土壤连作,在种植1—2茬后需轮换用地,做好土壤消毒工作,以防病虫滋生。
  6、采收保鲜:在花朵外层的舌状花开放时即可采收。在水中或保鲜液中瓶插寿命夏季可达6—8天,冬季可达10—15天。采收包装过程中要将多余叶片出去,一般留1—3片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