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奶牛卵巢囊肿的症状及预防?

奶牛卵巢囊肿的症状及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症状:卵泡囊肿时,病牛一向发情不正常,发情周期变短,而发情期延长,或者出现持续而强烈的发情现象,成为慕雄狂。母牛极度不安,大声哞叫,食欲减退,频繁排粪排尿,经常追逐或爬跨其他母牛。病牛性情凶恶,有时攻击人畜。直肠检查时,通常可发现卵巢增大,在卵巢上有1个或2个以上的大囊肿,略带波动。黄体囊肿时主要表现是母牛不发情。直肠检查时,卵巢体积增大,可摸到带有波动的囊肿。为了鉴别诊断,可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复查,如超过一个发情期以上没有变化,母牛仍不发情,可以确诊。

预防:对舍饲高产奶牛,在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运动、减少挤奶量的同时,主要采用激素疗法。如促黄体素,一次肌注100~200单位,对卵泡囊肿和黄体化囊肿均适用,一般在注射后3~6天囊肿即可形成黄体,同时症状消失,15~30天恢复正常发情周期。促黄体素释放激素,一次静脉注射0.5~1.2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一次,1000~2000单位。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上长期存在大于成熟并内含液体的卵泡。其特征是在预期排卵时间不排卵,继续增大,卵巢处于连续10天不排卵的修止状态。在奶牛繁殖疾病中占6%~19%,为奶牛常见的疾病,常引起奶牛不孕。卵巢囊肿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2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只要奶牛达到性成熟后任何年龄都能发病,但以2~5胎牛发病较多。本病多见于分娩后1~4个月,即泌乳高峰时期。通常认为高产牛易发病,临床上过度催奶和肥胖的牛易发生。各季均可发生,即严冬季节多见。因此,在兽医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及早确诊,尽快治疗,关键是杜绝或减少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