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要求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的阶段,要喂给高蛋白质、高能量和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饲粮。应控制含粗纤维素过多的饲料,注意添加剂的补充,降低日粮抗原物质。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少断奶后腹泻。一般仔猪配合饲料含18%的粗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有利于增进仔猪的食欲。炒熟的黄豆、黑豆、豌豆等具有浓郁的香味,可以将其粉碎后作配料改善饲料的口味;碎米、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经过煮熟和浸烫,可改善适口性;还可利用糖精、甜叶菊等甜味剂改善饲料的口味。此外,采取熟料生料结合饲喂的方式,也能增进仔猪的食欲。
增加仔猪采食量
仔猪断奶后,采食量逐日增加,日增重也快,饲料报酬高,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乳猪配合饲料,促进仔猪多采食,是提高仔猪个体体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在饲喂上,采用糊状料或湿料饲喂可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在饲喂次数上,实行日喂5~6次,在夜间9~10时增喂1次,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
搞好环境卫生
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交替使用消毒液将产房和保育舍进行空栏消毒,空栏时间要有10~15d。空栏时先把其彻底洗刷干净,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空栏5~7d后再换1种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栏2~3d后用净水冲刷干净备用。日常工作中还要实行带猪消毒制度,带猪消毒时应注意圈舍死角及网床下面的彻底消毒。此外,圈舍内要保暖、通风、干燥、卫生,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这样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
抓好疾病防疫及治疗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保育猪(断奶到65~70日龄)的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十分敏感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断奶后即保育期,最易患应激综合征病及腹泻病,因此抓好这2种疾病的防疫及治疗非常重要。
为提高母猪繁殖力,现代化养猪场多采用21日龄仔猪断奶技术,此时,仔猪消化机能还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差,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取得理想的育成率。那么,如何才能养好早期断奶仔猪呢? 1、猪栏准备早。保育猪栏要有利于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一般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部分设保温间、饲槽和睡床,室外部分设饮水装置、运动场地、排泄场所等。进猪前2周,搞好清扫,用2种不同消毒药分别消毒2次。 2、分群安置好。按性别及体重大小分群,一般每栏10~20头,每头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尽量原群安置。安置后喷洒1次消毒药液,可安定猪群、避免撕咬。为增强抵抗力,可让仔猪饮用适量电解质水溶液(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至1000毫升)。 3、使用断奶料。早期断奶仔猪必须饲喂断奶料,以便将仔猪的断奶应激降至最低,促进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断奶料常选用乳清粉、膨化大豆、鱼粉、血浆蛋白粉、脂肪粉等易消化的原料配置而成,添加了酸化剂(如柠檬酸)、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植酸酶等)、益生素和低聚寡糖,能维持仔猪消化道正常微生态环境,促进胃蛋白酶的作用,改善消化机能,减少抗营养因子对消化道的损伤。 4、限饲别太饱。早期断奶仔猪体重在12千克前,饲喂断奶料,每天喂5次,每隔2.5小时喂1次,每次以8成饱为度。体重在12千克后逐渐过渡到乳猪料,每天喂4次,每隔3小时喂1次,每次以稍欠或刚吃饱而无剩料为度。定时喂料,适当限饲,有利于消化吸收,能促进生长发育。20千克后即可出保育期。
1、猪栏准备早。保育猪栏要有利于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一般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部分设保温间、饲槽和睡床,室外部分设饮水装置、运动场地、排泄场所等。进猪前2周,搞好清扫,用2种不同消毒药分别消毒2次。
2、分群安置好。按性别及体重大小分群,一般每栏10~20头,每头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尽量原群安置。安置后喷洒1次消毒药液,可安定猪群、避免撕咬。为增强抵抗力,可让仔猪饮用适量电解质水溶液(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至1000毫升)。 3、使用断奶料。早期断奶仔猪必须饲喂断奶料,以便将仔猪的断奶应激降至最低,促进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断奶料常选用乳清粉、膨化大豆、鱼粉、血浆蛋白粉、脂肪粉等易消化的原料配置而成,添加了酸化剂(如柠檬酸)、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植酸酶等)、益生素和低聚寡糖,能维持仔猪消化道正常微生态环境,促进胃蛋白酶的作用,改善消化机能,减少抗营养因子对消化道的损伤。
4、限饲别太饱。早期断奶仔猪体重在12千克前,饲喂断奶料,每天喂5次,每隔2.5小时喂1次,每次以8成饱为度。体重在12千克后逐渐过渡到乳猪料,每天喂4次,每隔3小时喂1次,每次以稍欠或刚吃饱而无剩料为度。定时喂料,适当限饲,有利于消化吸收,能促进生长发育。20千克后即可出保育期。
上一篇: 化肥使用这些误区你有注意到吗?
下一篇: 猫多涎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