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怎样识别和防治番茄线虫病? 番茄

怎样识别和防治番茄线虫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番茄根结线虫病

一、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1、为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根结,解剖根结可见很小的乳

白色线虫埋于其内。一般在根结之上可生出细弱新根,再度染病,则形成根结状肿瘤。地上

部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矮小,发育不良,结实少,干旱时中午萎蔫或提早枯死。

2、害虫生物学特性

病原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称南方根结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成虫雌雄异

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钝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X0.03~0.04毫

米;雌成虫梨形,每头可产卵300~800粒,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X0.26~

0.81毫米,乳白色。排泄孔近于吻针基球处,有卵巢2个,盘卷于虫体内,肛门和阴门位于

虫体末端,会阴花纹背弓稍高,顶或圆或平,侧区花纹由波浪形到锯齿形,侧区不清楚,侧

线上的纹常分叉。

3、发生规律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根结线虫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

1~3年。翌年条件适宜,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细胞增生,

形成根结。线虫发育至4龄时交尾产卵,雄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结里

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壳,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

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土温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病原线

虫发育快;10℃以下幼虫停止活动,55℃经10分钟线虫死亡。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

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4、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选用无病土育苗。

(2)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厘米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

(3)在播种或定植时,穴施10%粒满库颗粒剂,每亩5公斤,或5%粒满库颗粒剂,每亩

10公斤;番茄生长期间发生线虫,应加强田间管理,彻底处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与此同时,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强寄主抵抗力。


番茄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危害以番茄为主的蔬菜的一种重要根部病害。这种病害在温室、大棚和露地等番茄植株上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温室条件下四季连续发病,其毁苗重植事件经常发生。因此,这种病害已成为番茄生产中的严重障碍之一。本病除了能危害番茄外,还能危害茄子、黄瓜、莴苣、菜豆、芹菜、辣椒、甘蓝、大白菜等30多种蔬菜。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番茄根部,使根部多出现种大畸形,呈鸡爪状。本病也有砦在植株侧根及须根上造成许多大小不等近似球形的根结,使根部粗糙,形态不规则。剖开根结或肿大根体,在病体里可见乳白色或淡黄色雌虫体。番茄植株地上部表现为:发育不良、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其结果较少且小,产量低,果实品质差。干旱时,得病植株易萎蔫,直至整枝枯死,损失严重。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菌是由南方根结线虫(Mdloidogyme incognita Chitwood)侵染所致。根结线虫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线虫在病株根部生存繁殖并靠病土、病苗及灌溉水等传播。条件适宜时,2龄幼虫接触番茄根部后大多从根尖部侵入,定居在根块生长锥内。最后,线虫在病体内取食、生长发育,并能分泌出刺激物质,使植株根部细胞剧烈增生形成根结。根结线虫大多分布在30cm深的土层内,其中以5~30cm深度内的耕作层土壤中根结线虫群体数量最多。一般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湿度适当,盐份低的地块最适于线虫存活。
番茄根结线虫病近年来蔓延,且危害日趋严重,其原因有:
1.在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番茄及其它蔬菜,因有适当的温湿度及营养条件,促使病原线虫大量繁殖。
2.在温室育出的苗已经发病,再移栽必导致大田普通发病。大田栽培高频率的重茬,又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防治方法:
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首先应控制住保护地的病源发生,减少大田初次侵染来源。其次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其技术有:
1.农业防治
⑴选用无病土壤育苗:施用腐熟的无病原线虫的有机底肥,挑选健壮且无病苗定植,这些操作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⑵彻底清除棚室病根残体: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病根残体,注意将病根晒干集中烧毁。
⑶深翻土壤:将表土翻至20cm以下深度,可把大量活动在土壤表层的线虫翻到底层下,减轻病害的发生。
⑷轮作:重病田内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也可与抗线虫蔬菜如石刁柏和耐线虫蔬菜如葱、蒜、韭菜等轮作,它们对番茄线虫有较强的抗性,种植这些植物,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线虫病的发生,降低土壤中的线虫量,从而减轻对后茬植物的危害。
⑸利用高温杀灭线虫:棚室可在休闲季节利用夏季高温,在盛夏挖沟起垄,沟内灌满水,然后盖地膜密闭棚室2周,使30cm内土层温度达摄氏540C,保持40min以上,则线虫即死。
2.药剂防治
在药剂防治中,应保证药剂集中于5~30cm深处,以提高防治效果。
⑴土壤处理:可在播种或定植前15天,选用10%力满库、10%克线磷、50%益舒宁、3%米乐尔等颗粒剂,拌均匀,撒施后再耕翻入土,每667㎡用药量3~5kg。也可采用条施或沟施,如在定植行中间开沟,每667㎡施入上述药剂2~3.5kg,然后覆土踏实,形成药带。如果利用穴施法,则每667㎡用上述药剂1~2kg,施药后应注意拌土,以防植株要部与药剂直接接触。
⑵药剂灌根:定植后,在棚室内植株局部受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25~0.5kg,经熏杀土壤中的根结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