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属于耐寒不耐热动物,因其汗腺不发达,夏季对高温、高湿特别敏感,其饲养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10℃~15℃、犊牛为17℃,当温度达到25℃时,随着环境温度的逐渐升高,奶牛采食量也随之相应减少。采食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泌乳量的多少,因此,奶牛夏季饲养管理已日益引起奶牛养殖户的重视,成为奶牛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1、防暑降温
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应为防暑降温,防止奶牛产生热应激,常用的防暑降温措施为空调、凉棚、通风和蒸发降温等,养殖户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济效益最佳、降温效果最好的措施。
2、疾病防控
夏季奶牛疾病的防控应秉承饲养重于预防、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通过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来减少奶牛乳房炎、蹄叶炎、子宫内膜炎、胃肠疾病、食物中毒等疾病的发生。
3、清理食槽
夏季天气炎热,食槽内剩余饲料容易腐败变质,水槽内水质较差,牛又只喜欢在水槽内嬉戏。养殖户一定要重视食槽、水槽内的卫生,及时清理,否则奶牛会因食入腐败变质的食物而导致食物中毒。
4、蚊虫叮咬
夏季蚊虫较多,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一定要控制好牛舍内的蚊虫数量,蚊虫叮咬可以传播疾病,还会耽误牛群休息。防蚊虫的主要方法有烟熏、捕蚊灯、口服维生素B2等。
大多数养殖户在炎热夏季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调控温度上,而忽略了饲喂技术和饲料结构的调整,在饲喂上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
1、饮水
奶牛应一年四季饮温水,不要认为夏季天气炎热,从而给奶牛饮凉水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夏季最好给奶牛饮15℃以下、不低于10℃的温水,可以促进产奶。
2、日粮
高比例精料的日粮与传统的日粮相比可以减少热增耗量,得到较多的产奶量。实际上,热应激期间,奶牛会自行减少粗饲料的采食量,日粮中蛋白质的缺乏会增加机体储存能量的消耗。因此,夏季应增加奶牛的营养,饲料中含能量、粗蛋白质营养物质要多一些。夏季可以多饲喂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青绿饲料,例如胡萝卜、甜菜、土豆等,并适当增加小苏打的喂量,这样既能助消化又能提高产奶量。
3、饲喂方法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可以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饲喂时间,最好在早、晚天气温度不高时饲喂,也可在夜间比较凉爽时补饲,对增加产奶量效果明显。建议养殖户夏季饲喂稀料,既能满足奶牛对水分的需要,又可以增加营养。
4、添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钾是影响奶牛热应激的主要因素,热应激时牛尿中钾排泄量增多,奶牛易发生低血钾症,所以在高温时期添加钾盐是必要的,有利于生理调节。此外,还应补充钙、钠、镁等元素。
一、使用降温设施,增加牛舍内空气流通
对于半封闭式牛舍应该打开门窗和防风帘,增加通风。对于开放式牛舍,如果有条件,可以安装通风设施或电风扇,可以使舍内温度降低2℃~3℃,加快牛体散热。
二、改善饲喂方法
1.调整饲喂时间,趁早、晚凉爽时饲喂(早晨7点前或晚上9点后)。
2.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增加夜间补料,建议夏季夜间喂料量应占日粮的60%以上,这样可弥补奶牛因高温厌食而产生的采食不足。
3.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添加缓解热应激物质。
4.保证清洁饮水
三、强化卫生管理与消毒
夏季蚊蝇较多,不仅干扰奶牛休息,影响奶牛产乳,还容易传染疾病。可用气雾杀虫剂定期喷洒牛体及周围环境,以消灭蚊蝇。要及时清除粪便,保持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和干燥。
上一篇: 甜瓜追什么肥好?
下一篇: 滑子茹采收应注意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