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牛腐蹄病是如何发生的? 兽医兽药

牛腐蹄病是如何发生的?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该病是指发生于蹄间的腐败性皮肤炎症。特征是患蹄局部腐败、恶臭、剧烈疼痛。一般以舍饲牛和乳牛发生较多。多因厩舍泥泞不洁,运动场积粪、积尿未及时清理,有砖、瓦碎片等尖锐物,当牛蹄被刺伤,或蹄角质变软,蹄冠和蹄壁有裂缝时,都可被各种腐败菌侵入感染而发病,营养不良及平时护蹄不当,均可促发本病。

 1、营养因素

  ①一般牛体内钙磷比例为1.5-2∶1,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时,奶牛就会动用骨骼中储存的钙磷,导致奶牛骨质疏松、蹄部角质软化和蹄形态的改变,而发生肢蹄病。

  ②奶牛体内维生素A、D不足或不平衡,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而诱发肢蹄病。日粮结构不合理,高蛋白质的日粮结构或粗纤维摄入不足,可引发肢蹄病。

  2、遗传因素

  奶牛的遗传性状直接决定它们对肢蹄病的易感程度。奶牛肢蹄病的遗传系数为0.6,与生产性能呈高度正相关,蹄变形引起的蹄病与种公牛有关。其中3-4岁奶牛发病率高。

  3、环境因素

  ①牛舍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是引起肢蹄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牛圈堆积厚层牛粪,再加上饮水池经常有水溢出,粪便和污水浸染,氨对蹄壁的腐蚀作用,可降低蹄壁的屏障作用,使牛蹄角质软化,受到粪尿的侵蚀,角质生长发育不良,且脆弱,极易引起趾间腐烂、蹄底腐烂等蹄病。

  ②湿热的环境条件对肢蹄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奶牛的肢蹄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使蹄更易变软,很易损伤,易受病原菌感染发炎。同时高温高湿气候使奶牛的采食量显著下降,营养摄取过低,出现能量负平衡,体质逐渐下降,机体抵抗力减弱,影响牛蹄角质的正常生长,使肢蹄病大增。

  ③冰凉的水泥和结冰地面,也可增加患肢蹄病机会。

  4、管理因素

  ①日常对牛蹄洗刷、药浴护蹄和季节性计划修蹄工作重视不够,使蹄病大量发生

  ②修削蹄不当也易引起感染化脓。

  ③干奶期过于肥胖,饲养密度过大,饲槽过低,运动场面积过小,奶牛运动不足,易引发肢蹄病。

  ④日粮结构不合理或不同泌乳期的奶牛使用同一饲料配方日粮,这也是引发肢蹄病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