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光照。珍禽对光照较为敏感,也是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务必要注意:⑴光照时间保证由产蛋初期的16小时逐步增加到产蛋高峰时的18小时。⑵光照时间要定时,切不可随意提前或推后,最好要用控光仪。⑶光照要求在鸡舍均匀分布,距地面高度2米。⑷光照的强度:一般资料都认为2瓦/平方米,但经我们反复对比试验证明在冬季将光照提高到3.5瓦/平方米,不但可提高15%的产蛋率,而且缩短进入产蛋高峰期的时间。
二、科学选择种群。珍禽产蛋量与品种质量关系十分密切,据统计,劣等的每年仅产几十枚,优质的可达150枚以上,相差几倍,可见种珍禽品质对效益的影响。因此养殖应选择优良种禽,最好到养殖技术实力强、具有育种能力的大场家引进优良品种。引种时还要查看其系谱,以确保高效。切不可贪图便宜,因小失大,浪费资金、场地。
三、减少应激。珍禽在进入产蛋期对外界的声音极为敏感。人员走动,打扫鸡舍,异常声音都可推迟或减少产蛋。因此在每天产蛋的高峰时间9-14时一定要保持养殖场的安静,停止一切鸡舍的活动,谢绝大批人员参观,连饲养员及衣服都要固定,所有的疫苗必须在开产前一个月使用完成,减少密度并固定鸡群,绝对禁止搬动、惊群。这些极易被人们忽视,但影响甚大。
四、注意卫生。实践证明,要珍禽高产,必须为其提供优良的生长繁殖环境,主要要做好鸡舍的清洁卫生,保证鸡舍干爽、不潮湿、无鸡粪、无臭味,这样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各种病源微生物对繁殖期珍禽的侵害,保证其健康强壮多产蛋。
五、合理使用添加剂。针对珍禽冬季产蛋的生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知识,研制使用由黄芪、当归、白术、枸杞子、女贞子、仙茅、细辛、厚朴、桂枝、花椒等20多种中药组成的添加剂,不但可提高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蛋的品质,而且对强壮珍禽体质、增强免疫力和抗各种应激能力(如转群、天气突变、运输等),提高珍禽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保持肉质的野味,降低饲养成本都极为有效。
六、防寒保温。冬季由于温度低,珍禽的能量相当一部分被用于抗寒消耗,这也是产蛋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科研人员经多年观察,发现珍禽产蛋最佳的温度为18℃-26℃,而且还要避免温度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冬季最好采用室内饲养,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保持舍室稳定的温度,这是保证高产、稳产的措施。
七、保证能量供给。由于冬季较冷,还要增加饲料中的能量饲料、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鸡舍中配置合理的产蛋箱,喂清洁的水。
上一篇: 柴油机启动有哪“十忌”?
下一篇: 黑山羊乳腺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