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及栽培槽的准备】
1、有机基质的准备及配方
将食用菌栽培以后的废渣用清水充分清洗3次后堆沤,用薄膜盖严堆焐,夏季不少于60天,冬季不少于120天,堆焐温度达到70℃,至少翻堆1次,将其腐熟。堆腐成熟后,晒干破碎,全部通过1cm的筛。经过20天的堆沤,将菇渣腐熟,此时按菇渣:珍珠岩:细煤渣=4:1:4的比例拌匀,堆焐准备入槽。
2、基质的酸碱度和盐分含量的调节
2.1酸碱度的调节:基质的pH值应在6~6.9,高于6.9,则加入磷酸进行调节。
2.2含盐量的调节:基质盐分含量如以重量法,则应在150mg/kg以下,如超过,则用清水冲洗后,再入槽。
3、无土栽培槽的搭建
3.1 选地。选通风、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地势较平坦的地块或室内进行搭建。
3.2栽培槽建造。用红砖搭砌成高30cm左右,宽1.2m左右,用红砖将槽宽一分为二。砌好红砖后在槽内铺上棚膜,膜上铺上排水管。将炉渣平铺于槽内,高度刚好没过排水管为宜。在炉渣上面铺上无纺布:防止细碎基质落到栽培槽底部,影响浇水透气性。随后把拌好的基质装入槽内,深约25cm,略低于槽边缘2~3cm。最后用地膜覆盖1周左右即可移栽瓜苗。
【品种选择】
冬春茬一般选用生长势强、早熟、耐低温的矮生型品种,果实的形状、大小、色泽按照当地的消费习惯决定,一般采用早青、绿箭等品种。
【播种及移栽】
在移栽前40天左右开始播种育苗,育苗时注意消毒、灭菌,防止将种子本身携带的病毒带入栽培槽内,导致交叉感染,从而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育苗宜用育苗盘,再用12cm×13cm的育苗钵进行移植。移植按株距50cm,行距60cm,塘深15cm进行移苗。移栽后立即浇透水,若冬春茬要防止冻害,可在无土栽培槽上面搭建小棚,保证地温高于10℃,气温在12~35℃之间。
【育苗假植】
首先将种子用温汤处理:在55~60℃的水中浸泡15分钟,再在30℃水中浸泡4~6小时,在恒温28℃下2~3天,待胚根长至0.5cm时,即可播种。播种后注意浇水,宜采用虹吸法(自然吸水)浇水。当两片子叶展开,真叶展开2片时即可用10cm×10cm的育苗钵进行假植。在假植前1天浇透水。
【定植】
瓜苗长到3叶1心或4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要注意根系不要受到伤害,定植最好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进行。
【温度】
定植后1周内,应维持较高的温度,白天30℃左右,夜间18℃左右,高温时可增加空气湿度。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18℃,温度过高要适当通风。果实膨大期,白天在28℃左右,夜间17℃左右,昼夜温差保持15℃左右。
【 光照】
瓜类蔬菜喜光,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求有强光照射,这样有利于植物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增加含糖量提高品质。
【湿度】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湿度控制在65%~70%为宜。
【肥水管理】
瓜类蔬菜喜湿喜肥,最好给瓜类蔬菜控制良好的生长环境。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及时中耕控水,增强土壤透性,以促进根系的生长。苗期多浇水,膨瓜期少浇。施肥先施足底肥,当瓜类生长到高峰期时可根据不同瓜类特性需求进行追肥。追肥可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追肥方法,如叶面施肥、根外追肥等.
【植株调整】
植株调整一般包括吊蔓、整枝、摘心、摘叶、打杈等工序,若是长蔓,吊蔓宜从离地20cm处开始,用尼龙绳将植株吊起,以后使得植株绕绳向上生长。植株基部叶片变黄时即应除去,侧枝、卷须均去除。当瓜蔓长到预计的高度时即可进行摘心,主蔓瓜采收后,再利用倒蔓的回头瓜来提高产量。
【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
西葫芦的生育期中,雄花、雌花非常多,因而要疏掉部分雌花,雄花则全部疏掉,必要时可以疏果,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授粉在早晨进行,在每天的8:00~9:00,摘下雄花,去掉花瓣,用雄蕊的花药涂抹在雌蕊的柱头,1朵雄花可以为3朵雌花授粉。
【 采收】
采收时可依据品种的发育天数来判断成熟期,也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特征来判断,像成熟时果实的着色、形状、气味来判断采摘期。采收适宜在清晨进行,用专用刀来剪切瓜蔓,防止交叉感染,传播病菌。
【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虫害有瓜蚜、红蜘蛛、白粉虱等小害虫,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病,特别是在栽培后期白粉病较重,注意防治。
【拉秧、清毒】
当瓜秧植株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生长势减弱,新叶变小,枯叶老叶增多,植株营养不良,结出的果实大部分为畸形果,产量也明显下降时应立即拉秧。
对无土栽培槽内停止供水肥,将植株拔出无土栽培槽。植株应统一处理,远离栽培槽附近防止传播病虫害。拉秧后应对无土栽培槽进行消毒、喷药或栽种非葫芦科作物,如葱、蒜等可杀菌杀虫的作物。
1 基质及栽培槽的准备
1.1有机基质的准备及配方
将食用菌栽培以后的废渣用清水充分清洗3次后堆沤,用薄膜盖严堆焐,夏季不少于60天,冬季不少于120天,堆焐温度达到70℃,至少翻堆1次,将其腐熟。堆腐成熟后,晒干破碎,全部通过1cm的筛。
经过20天的堆沤,将菇渣腐熟,此时按菇渣:珍珠岩:细煤渣=4:1:4的比例拌匀,堆焐准备入槽。
1.2基质的酸碱度和盐分含量的调节
1.2.1酸碱度的调节:基质的pH值应在6~6.9,高于6.9,则加入磷酸进行调节。
1.2.2含盐量的调节:基质盐分含量如以重量法,则应在150mg/kg以下,如超过,则用清水冲洗后,再入槽。
1.3无土栽培槽的搭建
1.3.1 选地。选通风、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地势较平坦的地块或室内进行搭建。
1.3.2栽培槽建造。用红砖搭砌成高30cm左右,宽1.2m左右,用红砖将槽宽一分为二。砌好红砖后在槽内铺上棚膜,膜上铺上排水管。将炉渣平铺于槽内,高度刚好没过排水管为宜。在炉渣上面铺上无纺布:防止细碎基质落到栽培槽底部,影响浇水透气性。随后把拌好的基质装入槽内,深约25cm,略低于槽边缘2~3cm。最后用地膜覆盖1周左右即可移栽瓜苗。
2品种选择
冬春茬一般选用生长势强、早熟、耐低温的矮生型品种,果实的形状、大小、色泽按照当地的消费习惯决定,一般采用早青、绿箭等品种。
3播种及移栽
在移栽前40天左右开始播种育苗,育苗时注意消毒、灭菌,防止将种子本身携带的病毒带入栽培槽内,导致交叉感染,从而影响果实的品质 和产量。育苗宜用育苗盘,再用12cm×13cm的育苗钵进行移植。移植按株距50cm,行距60cm,塘深15cm进行移苗。移栽后立即浇透水,若冬春茬要防止冻害,可在无土栽培槽上面搭建小棚,保证地温高于10℃,气温在12~35℃之间。
4育苗假植
首先将种子用温汤处理:在55~60℃的水中浸泡15分钟,再在30℃水中浸泡4~6小时,在恒温28℃下2~3天,待胚根长至0.5cm时,即可播种。播种后注意浇水,宜采用虹吸法(自然吸水)浇水。当两片子叶展开,真叶展开2片时即可用10cm×10cm的育苗钵进行假植。在假植前1天浇透水。
5定植
瓜苗长到3叶1心或4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要注意根系不要受到伤害,定植最好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进行。
6温度
定植后1周内,应维持较高的温度,白天30℃左右,夜间18℃左右,高温时可增加空气湿度。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18℃,温度过高要适当通风。果实膨大期,白天在28℃左右,夜间17℃左右,昼夜温差保持15℃左右。
7 光照
瓜类蔬菜喜光,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求有强光照射,这样有利于植物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增加含糖量提高品质。
8湿度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湿度控制在65%~70%为宜。
9肥水管理
瓜类蔬菜喜湿喜肥,最好给瓜类蔬菜控制良好的生长环境。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及时中耕控水,增强土壤透性,以促进根系的生长。苗期多浇水,膨瓜期少浇。施肥先施足底肥,当瓜类生长到高峰期时可根据不同瓜类特性需求进行追肥。追肥可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追肥方法,如叶面施肥、根外追肥等。
10植株调整
植株调整一般包括吊蔓、整枝、摘心、摘叶、打杈等工序,若是长蔓,吊蔓宜从离地20cm处开始,用尼龙绳将植株吊起,以后使得植株绕绳向上生长。植株基部叶片变黄时即应除去,侧枝、卷须均去除。当瓜蔓长到预计的高度时即可进行摘心,主蔓瓜采收后,再利用倒蔓的回头瓜来提高产量。
11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
西葫芦的生育期中,雄花、雌花非常多,因而要疏掉部分雌花,雄花则全部疏掉,必要时可以疏果,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授粉在早晨进行,在每天的8:00~9:00,摘下雄花,去掉花瓣,用雄蕊的花药涂抹在雌蕊的柱头,1朵雄花可以为3朵雌花授粉。
12 采收
采收时可依据品种的发育天数来判断成熟期,也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特征来判断,像成熟时果实的着色、形状、气味来判断采摘期。采收适宜在清晨进行,用专用刀来剪切瓜蔓,防止交叉感染,传播病菌。
13 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虫害有瓜蚜、红蜘蛛、白粉虱等小害虫,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病,特别是在栽培后期白粉病较重,注意防治。
14 拉秧、清毒
当瓜秧植株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生长势减弱,新叶变小,枯叶老叶增多,植株营养不良,结出的果实大部分为畸形果,产量也明显下降时应立即拉秧。
对无土栽培槽内停止供水肥,将植株拔出无土栽培槽。植株应统一处理,远离栽培槽附近防止传播病虫害。拉秧后应对无土栽培槽进行消毒、喷药或栽种非葫芦科作物,如葱、蒜等可杀菌杀虫的作物。
上一篇: 配制营养土的原料主要有哪些?
下一篇: 毛豆怎样适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