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 > 在渔业生产中,怎样防治鱼类病害? 水产保护

在渔业生产中,怎样防治鱼类病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怎样防治鱼类病害?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的,涉及的科学包括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水化学,生物化学、毒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传染病学等相关科学,鱼类养殖的病害防治要掌握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鱼病的发生,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渔药,尽可能采用生态综合防治鱼病的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防治鱼类病害,应根据鱼病发生的季节做好以下工作:1、定期加注新水;2、正确使用增氧机,以将池底潜在的致病因子释放出来;3、定期泼洒生石灰,既能调节水体,又能杀灭水中有害病菌,还能增加水体肥度;4、投喂饲料要做到“四定”工作;5、严把苗种入塘关;6、日常管理要做到“四消”工作;7、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对症下药。

细节决定成败。生产中的每个细节工作做好了,鱼病就少发生了。首先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鱼塘的清整、消毒,工具、用具的消毒,到鱼苗拉网、运输时操作要小心,少擦伤;鱼苗下塘时要消毒、杀菌;下塘时要试水、塘水和运输水温温差不能太大,下塘后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不要急于投饲,一般在1-2天后开始投饲;日常管理中要勤巡塘、勤记录、勤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NH4-N等),勤观察(水色、水质、鱼的吃食活动等),及时加注新水、开启增氧机,投饲要适量要适口,营养要均衡、新鲜等。

鱼病防治关键是要做好前期的清塘消毒,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用具消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