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诊断猪圆环病毒病?

如何诊断猪圆环病毒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制措施

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上患猪生产性能下降和高死亡率,使本病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因为PCV2的持续感染,使本病在经济上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抗生素的应用和良好的管理有助于解决并发感染的问题。

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和混群制度、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控制并发感染、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猪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措施、购猪时保证猪来自清洁的猪场是预防控制本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专利消毒剂VirkonS在1∶250稀释消毒时能有效的杀灭圆环病毒,因此可将其应用于每批猪之间的终端消毒。

做好猪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

PCV2与其相关猪病的发生还需要另外的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诱发临床症状。目前世界各国控制本病的经验是对共同感染源作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所以做好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气喘病和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确保胎儿和吮乳期仔猪的安全是关键。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

人工被动免疫

可采取血清疗法。从猪场的育肥猪采血(健康的淘汰种猪血最好),分离血清,给断乳期的仔猪腹腔注射。

“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

“感染”物质指本猪场感染猪的粪便、死产胎猪、木乃伊胎等,用来喂饲母猪,尤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喂给,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如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孕80天以后再作补充喂饲,则可产生较高免疫水平,并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这种方法,不仅对防制本病、保护胎猪和吮乳猪的健康有效,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但使用本法要十分慎重,如果场内有小猪会造成人工感染。

药物预防

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源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非常可取的。但是至今PCV2引起相关猪病的病原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因此还不能完全依赖特异性防制措施,只能同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注射3次得米先(长效土霉素,200mg/mL,每次0.5mL),或者在1、7日龄和断奶时各注射速解灵(头孢噻呋,500mg/mL)0.2mL;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个月,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强力霉素(150mg/kg)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L)饮水。

母猪用药: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