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安哥拉山羊有什么特点?

安哥拉山羊有什么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国内安哥拉山羊的数量及分布

  国内安哥拉山羊的数量在3000只左右。目前大约有12个省区引进安哥拉山羊进行饲养,饲养数量最多的是陕西、内蒙、河南、青海、山西等省。主要饲养在年降水量在300~500mm地区,但年降水量达1200mm左右的江苏省南通市,饲养安哥拉山羊也表现良好。

  国内安哥拉山羊的杂交改良及育种研究

  国内安哥拉山羊分别与陕北土种山羊、太行山土山羊、中卫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凉山山羊、海门山羊、藏山羊等进行了杂交,以提高中国地方山羊的生产性能。试验表明,杂交一代羊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被毛密度增加、无髓毛比例大幅度提高。安哥拉山羊与陕北土种山羊进行杂交,F1代羯羊12月龄活重为30.35kg,胴体重为12.47kg,净肉重9.80kg,分别高出陕北土种山羊32.17%、47.92%、53.60%。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进行杂交,在甘肃半荒漠生态条件下,以放牧为主,安×中一代羯羊22月龄屠宰体重平均为29.2kg,胴体重12.0kg,屠宰率41.1%。

  安哥拉山羊与陕北土种山羊杂交一代周岁无髓毛含量为88.40%,无髓毛长度为7.79cm,细度为16.37um。与中卫山羊杂交一代,无髓毛细度比中卫山羊增加3.72~5.31um,长度比中卫山羊长2.06~4.15cm,无髓毛的强伸度也显著增加,白度、光泽很好。

  国内引进安哥拉山羊的大多数省区在杂交改良提高当地山羊生产性能的基础上,以培育本地区的毛用山羊新品种为最终目的。陕西省制定了"陕北马海毛山羊选育方案,并在国家科委和省科委的支持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杂交育种工作,采用的育种方案为级进杂交。到1996年,各类杂种羊的数量达到7.58万只,级进代数最高到4代。杂交试验结果为随着级进代数的增加,被毛中无髓毛比例逐代提高、长度增加、直径变粗、产量提高,有髓毛则相反,比例下降、长度变长、直径变细、产量下降。到第3代,周岁母羊的无髓毛比例达到96.96%,有髓毛为3.04%,有髓毛中的死毛比例为2.34%,毛辫长度为21.63cm,无髓毛纤维直径为22.4pJn,产毛量1520g,净毛率80.46%,被毛品质达到了马海毛的质量要求。到1998年已经完成了杂交试验研究工作,确立了培育陕北马海毛山羊的育种模式。同时还完成了陕北马海毛山羊选育中饲养、繁殖、疫病防治等配套技术的研究。甘肃省从1991年开始,用安哥拉山羊和中卫山羊采用复杂育成杂交的方法培育甘肃毛用山羊新品种,5年杂交中卫山羊近5万只,与中卫山羊级进杂交的F2代群体被毛同质或基本同质,羊的外形特征、被毛性状和品质已接近安哥拉山羊。尤其是F2代的被毛中没有发现干死毛现象,为培育中国毛用山羊提供良好育种素材。国内的宁夏、山西等省区也制定了毛用山羊的培育方案,在杂交育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国内毛用山羊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安哥拉山羊面直或稍凹陷,额宽耳大下垂。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长,往后向外方捻曲,角尖向上弯曲;母羊角较短。颌下有髯,颈短、体躯稍长、背平直,四肢较短,蹄质坚实,骨细,胸部狭窄,肋骨扁平,荐部倾斜,鬐甲尖削,体格较小。除颜面及四肢外,全身被毛白色。公羊体高60~65厘米,母羊50~55厘米。成年公羊体重45~55千克,母羊32~35千克。剪毛量:公羊4.5~6.0千克,最高达8.2千克,母羊3.0~4.0千克。毛长18.0~25.0厘米,最长可达35.0厘米。羊毛细度44~46支,净毛率65%~75%,被毛由两型毛组成,部分羊只被毛中含有3%~5%粗短的死毛。毛辫分螺旋形和波浪型两种,波浪型毛辫弯曲较好。丝光悦目,毛强度大,纺织性能好。在国际市场上价值比美利奴羊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