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犬洋葱中毒怎样治疗? 兽医兽药

犬洋葱中毒怎样治疗?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犬吃了洋葱陷饺子,出现了排红尿、贫血,怎样治疗?

洋葱或大蒜,含有“硫代硫酸盐”,引起红细胞内珠蛋白变性,红细胞的崩解,造成溶血性贫血。血尿是红细胞崩解后,释放血红素,引起血红素尿。

(摘抄)海因小体是红细胞内变性珠蛋白的包涵体。光镜下可见红细胞内1-2μm大小颗粒状折光小体,分布于胞膜上。亚甲基蓝染色较吉姆萨染色更为清晰。电镜观察,海因小体使红细胞膜变形并有皱纹,原有双层膜消失。

海因小体的形成是由于氧化等因素对血红蛋白造成的损害而变性形成的细胞内包涵体,沉积于细胞膜上并对其造成损害,受损红细胞易被脾脏的巨噬细胞吞噬。海因小体的形成过程不可逆,并可进展为亨氏小体溶血性贫血(Heinz body anemia)。

主要临床症状:

虚弱、乏力、腹泻、呼吸困难、牙龈苍白或发绀、血红素尿、黄疸、发烧、食欲下降、心率增加

(摘抄)犬洋葱中毒:

洋葱属于百合科,葱属,对人类无害,但犬猫采食后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排红色或红棕色尿液,犬发病较多,猫少见。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中,曾多次遇到犬吃食含有洋葱或大葱的饭食后中毒的病例。下面谈谈犬洋葱中毒的一些知识,以引起广大宠物主人及同行的注意


临床症状:犬猫采食洋葱1-2天后,最特征性表现为出现明显的红尿(尿的颜色深浅不一,从浅红色、深红色到黑红色均有)。中毒较轻的犬,精神尚可,饮食无明显影响,可视黏膜正常或稍浅,排浅红色尿液。严重洋葱中毒的犬,尿液呈咖啡色或酱油色,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不愿活动,虚弱,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发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

实验室检验:血液检查血液随中毒程度轻重,逐渐变的稀薄,红细胞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数增多;血清生化检验血清总蛋白、总胆红素、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尿素氮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增加;尿液检查尿液颜色呈红色或红棕色,比重增加,尿沉渣中含有红细胞碎片。


诊断:根据犬有吃食洋葱或大葱的病史和典型的临床症状(排红色尿液),基本上可以确诊。必要时可以结合血液学检查、血清生化学及尿液检查,有助于确诊。

防治:一旦发现犬吃食洋葱中毒,首先应立即停喂含洋葱或大葱等葱属植物的食物。轻度中毒的犬,停止饲喂洋葱后,不经治疗可自然康复;中毒较重的犬需进一步治疗,可用大剂量的抗氧化剂Vit E保护血红蛋白,防止红细胞破裂溶血,延长红细胞寿命,阻止海恩茨小体形成;同时采取支持疗法输液、补充营养,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林格氏液、Vc、ATP、辅酶A等,也可适当给予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给以适量利尿剂(速尿注射液,1—2mg/kg体重,肌注),促进体内变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由于在洋葱中毒时犬的肝脏和肾脏均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也应该注意肝肾的保护和治疗;多数情况下,经过停止饲喂洋葱和药物治疗,三天左右临床症状即可消失。对于溶血引起严重贫血的病犬,可考虑进行输血治疗,静脉输血10-20ml/kg体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洋葱属百合科葱属植物,犬猫采食后易引起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排红色或红棕色尿液。
) G6 E$ p4 Q) s$ b. W2 o/ b
  1、临床症状
/ ]8 w. P- P; m$ D, E6 ~
  检查可见犬精神沉郁,可视粘膜苍白,牙龈苍白,还有眼结膜苍白,鼻镜干燥。做血液检查采血时,血液稀薄,血凝时间延长。体温38.3℃,心搏动增快,气喘,虚弱。
; t0 t: M$ U0 z+ Z2 c5 @! m# |8 }
  2、治疗$ j4 t7 ^/ j4 v/ G) p8 f

  强心:患犬皮下注射安钠咖2毫升。
3 }( b3 L) o, g2 D }
  保肝:10%葡萄糖100毫升,维生素C4毫升,ATP 2毫升,肌苷2毫升,辅酶A10单位,肝泰乐4毫升,混合静脉滴注。
$ t4 \7 Z- R5 ` j( E; _
  平衡电解质:5 %糖盐水250毫升,碳酸氢钠10毫升,静脉注射。
, k5 G/ u6 h3 H* e; K, M0 i5 ~
  解毒:强力解毒敏5毫升,皮下注射。
* p! m0 R+ u. e/ m# h/ v$ E
  改善贫血状况:维生素B121毫升,皮下注射,同时口服补铁口服液,静脉输注白蛋白、氨基酸等。对于严重贫血的患犬建议输同型血,以改善贫血状况。) l1 n" \* K5 g7 [
. Y' I; x' d& D0 G
  其他方法:对于没有呕吐症状的患犬可口服维生素E2片,同时可口服补液盐水和维生素B等。

  3、注意事项

  (1)本病治疗的关键是立即停止饲喂洋葱,同时给予大剂量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硒制剂等。为促进血红蛋白的排出,可以适当应用一定量的利尿剂。

  (2)本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问诊至关重要,有利于帮助兽医正确地诊断病因,做到下药有的放矢,提高治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