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由于施用肥料数量大、种类多,生产环境相对高温封闭,很容易造成某些有毒气体的积累,达到一定浓度 就会对番茄生长造成危害,轻者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和品质降低, 重者全株受害死亡。有毒气体主要是通过气孔和水滴,也可以通过根部进入植物 体中。它们的危害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其浓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番 茄表面保护组织及气孔开张程度、细胞液中和有毒气体的能力及 原生质对有毒气体的抵抗力等。危害番茄的主要气体如下。(1) 氨气( NH3 )是保护地内最容易发生危害的有毒气体之 一。若一次施入氮肥过多或大量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能局部地 使土壤碱性过强,引起氨的挥发。当氨气达到5微升
升时,就会 从叶缘侵害叶片,先使组织变色,逐渐变褐以致枯死。防止氨气的 挥发,主要应从施肥技术上入手。氮肥一次要少施或用复合肥,基 肥最好同过磷酸钙一起使用,尤其在施后的3〜4天,最易发生。 所以施尿素后要盖土或浇水。(2) 亚硝酸气体( N02 )氮肥施入土壤中后,铵态氮要通过亚 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还原为硝态氨才能被番茄吸收利用。 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土壤因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等微生物活性 降低而使pH下降,当pH在5以下时亚硝酸气体就可以挥发出 来。当亚硝酸气体浓度达2微升
升时,能先将叶片的气孔部分漂 白为斑点状,严重时,除叶脉外叶肉都被漂白而致死。因此,当土 壤pH在5以下时,可施用适量生石灰中和其酸性即可防止亚硝 酸气体的挥发。(3) 亚硫酸气体( S02 )及硫酸气体( S03 )冬季保护地用煤火 加温时,如果煤的含硫量大、烟道漏烟和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亚 硫酸气体和硫酸气体。亚硫酸气体达0.2微升
升时,就可以从气 孔及水孔侵入叶片,在细胞中水化为亚硫酸,毒害原生质。气孔周 围和叶缘首先呈水浸状,继而破坏叶绿素,在叶脉间出现斑点。硫 酸气体达5微升
升时,几小时后就可使叶片出现病斑。防止亚硫酸气体和硫酸气体中毒,主要是选用低含硫量的煤,并疏通烟道、 堵塞漏洞,阴天气压低时用引风机使其充分燃烧。(4) 乙烯( C2H4 )保护地内乙烯浓度达0.05微升
升时,6小 时后,可使对乙烯反应敏感的番茄开始受害。达到0.1微升
升 时,2天后番茄叶片下垂弯曲、发黄退色,几天后变白而死。保护地内乙烯气体主要有2个来源:一是来源于有毒的塑料 薄膜或有毒的塑料管。农用塑料制品主要原料是聚氯乙烯树脂, 若添加的增塑剂和稳定剂质量不好,在使用过程中经阳光暴晒就 可挥发出乙烯气体。二是来源于农用乙烯利及其他乙烯制品。在 使用浓度过大、用量过多时,也会产生乙烯气体。因此,选用塑料及其制品时一定要注意其质量,安全无毒。对 于乙烯利及其制品的使用一定要按要求严格掌握浓度和用量。或 保护地中乙烯浓度过高,可人工补充二氧化碳以消除乙烯危害。(5) 其他有害气体此外,氯气( Cl2 )、氟化氢(HF)、一氧化碳 (CO)等气体对番茄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氯气的毒性比亚硫酸 气体大2〜4倍,危害症状与乙烯相似。氟化氢危害症状与亚硝酸 气体的危害症状相似。塑料黏合剂环乙酮对蔬菜也有毒害作用, 用量也不宜过大。所有这些气体的危害程度,一般是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空 气湿度大时较严重。通过对保护地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调整, 可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和危害。一旦发生有害气体中毒,要尽快 加强通风换气,尽快降低有害气体浓度,使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上一篇: 怎样正确使用抗生素?
下一篇: 怎样预防奶牛热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