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种植马铃薯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马铃薯

种植马铃薯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种性退化现象

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多种传染性病菌、病毒的侵害。解决退化的办法只有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用试管脱毒获得脱毒苗,再生产出微型种薯,然后继代扩繁成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种薯才是健康的种薯。

二、块茎畸形现象

在收获马铃薯时经常看到与正常薯块不同的奇形怪状的薯块,有的在薯块顶部或侧部长出一个小脑袋,有的像哑铃,有的在原薯块上长出两三个或多个突起像肿瘤状等多种多样,这样的薯块叫畸形薯。这种情况是因为结薯后的一段时间内薯块生长正常后遇高温或干旱使薯块暂时停止生长或生长很慢,造成表皮老化。后来又改变了环境或温度适宜或干旱后重新供水,使薯块不能继续均匀膨大造成畸形薯。

三、品种选择不当

种植马铃薯对品种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四、轮作倒茬做得不好

马铃薯是忌重茬的作物,连作不倒茬的地块,不但产量越来越低,更重要的是病虫害发生严重。轮作与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较好,最好不与茄科作物如茄子、西红柿、辣椒等交叉倒茬,因为与茄科作物有同类传染病交叉感染。如因土地等原因实在不能倒茬,就一定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根据马铃薯需肥特点施肥。二是特别注意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措施一是选用脱毒种薯,二是搞好田间病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最好是在发病前用药防治。

五、播种种块太小

马铃薯播种种块小的情况较多,有的图省钱。专买小块种薯,认为有一个芽眼挖一块,大小块种薯长出土豆来都一样;有的本来种薯块不大,只把芽眼周围的薯肉带芽眼挖成很小的小种块,而余下的食用。其实这些作法都会造成马铃薯出苗不齐,幼苗生长细弱而减产。

六、密度过大营养面积不足

为了提高产量,有的采取密植的方法,以多为胜,有的密度达每亩6000-7000棵。施肥少造成茎秆细弱,营养不足,不能高产,如施肥量大会因群体过大相互遮光造成茎叶徒长、倒伏甚至枝叶腐烂而减产。无论栽种什么品种一定要根据品种合理密植。

七、播种过浅

在日常马铃薯生产中,栽种过浅的现象较多。栽得过浅,可造成结薯外露、青头,还可造成地下匍匐茎外露不能结薯。播种过浅,根系也扎得浅。使其吸肥、吸水能力降低。植株不壮影响产量。较为合理的播种深度为10厘米左右,再加上中耕培土后。总埋深达15-20厘米。

八、施肥不合理

氮肥在马铃薯生长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施后叶色浓绿,效果非常明显,深受农民喜爱,但马铃薯一生中需钾最多,氮次之,磷素最少,氮、磷、钾的比例为2.5:1:5。在此基础上需确定施肥量时,还应把各种肥在当年的利用比例考虑进去,因当年利用率不同,氮肥当年利用率60%、磷肥20%、钾肥50%,综上所述施肥时,一定要比配合理,切忌因氮肥过多造成茎叶徒长而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