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是指大田生产中,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栽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即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的劳动过程。如镇压、间苗、中耕除草、培土、压蔓、整枝、追肥、灌溉排水、防霜防冻、防治病虫等。田间管理必须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 ,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施肥:各地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经济合理的施肥量,优化施肥时期,采用科学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鼓励多施有机肥料,倡导秸秆还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综合产出能力;有针对性地合理调控水肥管理,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2.灌溉:要注意对长久以来使用的大水漫灌的做法进行改正,提倡滴灌。滴灌是一种比较先进可以控制水量、实现肥水一体化的节肥省水灌溉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不同季节做到科学供水,既可减少水肥流失,又可优化土层内根系生长环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