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发病,多数先在根、茎部近地面处发生黑色斑,病部向上下扩展,延及全部茎、叶及主根。受病茎基部细缢,易引起猝倒。在高湿多雨时,病苗全部腐烂,表面产生白色绵毛状霉,并迅速蔓延到附近的苗上,造成烟苗成片烂死。如果天气干燥,则病苗干枯呈黑褐色。幼苗受病轻微时,症状不明显。烟苗移植大田后,遇到高温多湿环境,极易发病。多数先在根茎交接近地面处开始发黑,并向上扩展,往往可高达o.6~1尺,因此有黑胫病之称。有时在茎杆中部发病变黑,使烟株枯死;有时茎部不呈现病斑而枯萎死亡,拔起病株,则见主根及支根变黑腐烂。此病虽有各种症状,但共同的特点是,发病株的叶片都是自下而上逐渐发黄下垂萎蔫,发病初期,过夜晚后能恢复。4~5天后全部叶片萎凋,最后全株枯死。病株因细根大部腐烂,故很容易拔起。纵割被害的茎部,除皮层变黑外,髓部亦变成黑褐色,且干枯瘪缩呈迭片状,片与片之间生有稀疏的白霉。如遇多雨潮湿的天气时,在病组织外表也生有白霉。
上一篇: 仔猪水肿病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下一篇: 泥鳅腐皮病的潜伏期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