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山羊痘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山羊痘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2
、病初可注射免疫血清,1.5千克左右重的羊注射20毫升,体重大者应多加注射,但血清较贵,不太划算,故宜用于贵重的种羊和幼羔。
3
、皮下注射0.1%麝香酒精溶液。这是青海牧民的治疗经验,经过兽医诊断实验室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配制方法:将麝香1研碎,加无菌蒸馏水1000毫升,为促进溶解,可稍微加温。将此溶液静置1周后再行过滤。滤得的溶液呈棕红色,清朗透明,有特殊气味。亦可将麝香溶于生理盐水或60度的白酒中,浓度同前。
用法:皮下注射1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12次。
病羊(出现丘疹以后)于注射后第4天即见结痂,开始痊愈。严重的于注射后第2天即可恢复食欲及反刍,精神亦见好转。
4
局部治疗
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黏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5
、恶性山羊痘,采用九一四治疗,剂量为0.01/千克体重,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一般成年羊用0.3,溶于生理盐水10毫升中即可,平均1520千克的成年奶羊,用量不得超过0.40.55月龄以下的仔山羊不超过0.10.155月龄以上的仔羊不超过0.20.25,,注射后有不安、呻吟等中毒现象,但第2天即体温下降,恢复食欲,全身状况好转。早期病羊在注射后1周左右痊愈,脓疱期与水泡期的可以迅速制止其继续发展。
6
、中兽医辨证施治。
⑴中兽医认为羊痘是由湿热所引起的一种疫病,是因内伤饮食的脾胃运化失调,而湿热内积。故治疗上应以健脾燥湿、清热解毒、发表和里为总则,重点抓住内清外表这个重要环节,内清五脏六腑之湿,外解肌肉皮毛之毒。采用葛根汤
葛根
紫草苍术15黄连9(黄柏15)白糖绿豆30煎灌,每日1剂,连服3剂。
根据验证资料,紫草、黄连、黄柏都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上述湿、热、毒均可理解为病毒)。紫草有效成分为乙酰紫草素,黄连、黄柏均含有小檗碱(黄连素)
⑵本着清热解毒,解痉透疹,发汗祛风,散结消肿止痛的原则,应用以下处方:
双花
板蓝根蝉蜕12连翘、防风、生甘草各9,煎灌,隔日1次。
7
、用蘑菇水治羊痘。方法是:用蘑菇30、白糖3,加水500毫升。加温后可灌大羊20只,小羊25只。对恶性羊痘可适当增加用量,灌完后,接着灌些清水,把漏斗冲洗干净,对初发病羊35天即愈,恶性羊痘57天痊愈。
8
、为了防止继发症,或发现有继发感染时,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四环素等。四环素每次剂量为50万国际单位,溶于糖盐水50毫升内静注,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