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泥鳅 > 泥鳅池塘的养殖技术 泥鳅

泥鳅池塘的养殖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池塘的建造标准。鳅池的各项技术指标:面积200——300平方米的长方形为好,长椭圆形也可以。池深90——11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40厘米,水深50——60厘米。进排水口的位置 进水口应高于水面20——30厘米,排水口处于池塘最低处,进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淤泥厚度15——20厘米。溢水口在排水沟一侧修一深5——10厘米,宽15——20厘米的溢水口,用网罩住。集鱼坑与排水口相连,面积约占池底的5%,深25厘米。 2、鳅种的选择。我国的鳅科动物有十几种,泥鳅(又名真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因而养殖户最好选这两种品种为养殖对象。 3、鳅种的放养。放养鳅种前10天,消整鳅池,翻耕淤泥,充分曝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克清塘消 毒。清塘后7天,加注新水,水深为20——30厘米。再在池塘向阳的一侧施足基肥,并将池水加深至40——50厘米。3天后可投放鳅种。体长3厘米以上的苗种,放养量为100——150尾/平方米水面。体长为6厘米以上鳅种,每平方米放养量为60——70尾。由于泥鳅是底栖鱼类,可与其他中上层鱼类(如鲢、鳙、鳜)等鱼混养,效果更好。 4、饲养管理。 4.1.施肥。泥鳅食性很复杂,喜食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在下塘前要施足底肥,之后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30天追肥一次,并且做到看水施肥。理想的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池水的肥度根据池水的颜色作出判断,黄绿色水为最佳。“早红夜绿”的水为活水。 4.2.饲料。泥鳅的主要植物性饲料有米糠、麸皮、豆饼、菜籽饼、豆浆、豆渣、酒糟、玉米粉、地瓜粉、野菜、蔬菜、水生藻类等;动物性饲料有水蚤、丝蚯蚓、蚯蚓、蝇蛆、螺蛳、河蚌、蚕蛹、野杂鱼肉、鱼粉、畜禽加工下脚料等。泥鳅的食性与水温有密切联系。水温在16——20℃时以植物性饵料主,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性饲料各占50%;而水温超过24℃时,增投动物性饲料为60%——70%。泥鳅的最适饵料配方如下:饲料名称:鱼粉、豆粕、菜籽饼、四号粉、米糠、添加剂百分比(%)10、20、20、3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