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马铃薯播种机播种可以一次完成开沟、施化肥、点芽块、覆土、起垅、(铺地膜)等项作业,排种均匀,株、行、距、播深一致,覆土均匀、严密,起垄后有保水、保土、保肥作用。
<1>做好播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①选择好适宜种植马铃薯、并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块,深耕、细整地,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
②施足底肥。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纯氮5公斤,纯磷2公斤,纯钾1公斤。有条件的地方测量待播种肥力情况后再确定施肥量,无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践经验施肥。平北地,有机肥施用量3000公斤以上,亩产量指标在2000公斤以上时,每亩需施用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或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还可以加硫酸锌1-2公斤。氮肥施用量70%与磷、钾肥混合,作底肥,30%的氮作肥。
③选择好的适用品种,并对种子做好播种前处理。种薯选择原则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种植方式、市场需求、产品用途等因素确定。所选品种应具备优良的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较强的抗逆力和抗病力。种籽应无感染病虫害、没有严重机械损伤和腐烂,不过分萌芽。应该是代数清楚、级数较低的脱毒种薯。按农艺要求和适当时机,做好困种,晒种和催芽处理。芽块应大小一致、切忌大小不一,每个芽块一般需有二个以上芽眼,单个重量40-50克为宜,不要有长条和扁状芽块,播前芽块还需进行药剂拌种,以防病虫害。
④拖拉机与播种应正确挂接,做好水平、纵向和横向位置的调整拴,固件应连接牢固,传达件应转动灵活,润滑良好;各工作装量技术状态良好。
⑤做好各个方面的调整。按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好播种深度、排种链的紧度、株距、行距(大拖配套双行播种机)覆土深度、化肥施用量。
⑥确定好用种量、播期、合理密度和行距种薯总需用量(公斤)=单个芽块平均重量(公斤)X亩株数X播种面积实际备种时应大于上面算式算出数量的10%。播种因品种、气候、种植地区土地等情况而定,我国北方冷凉地区,应在汉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前20-30天左右播种,气温稳定通过5℃-7℃,地表下10CM地温稳定7℃左右时,即为当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期。
确定播期原则,应考虑:
A根据该品的生长期,把块茎形面期安排在块茎膨大生长的季节,(平均气温不超过23℃,每天日照在142时内,降雨适量;
B出苗延迟到最后一次霜冻;
C种薯本身内在的生理状况。贮期温度是否较高,是否渡过休眼期,是否已经萌芽等。
密度控制原则:
A地宜密、肥地宜稀;
B、一穴多株或双株、株距要大,一穴单株、株距要小;
C早熟品种,宜密植,亩株数可保4400-4800株,吃熟品种宜稀植,亩株数3800-4200株。
行距的确定。机械化种植马铃薯采用大行距,大拖拉机作业行距85-90CM,小拖拉机作业行距70-80CM为宜。这是因为
A马铃薯栽培农艺的要求;
B适应拖拉机轮距及调整范围;
C为机械化用业设置安全带。一般马铃薯起垅种植垅台宽30-40CM,机械作业时以不压垅台为宜,安全带5-10CM即可。
确定行距可按下式计算:B=A+N/2+C,B:行距,A拖拉机后轮轮距,C安全带,N后轮胎宽。小拖配套的单行播种机,虽是单行作业,但考虑到播种后的管理及收获、控制行距时必须一致且不应过小,否则进行其他作业时拖拉机进地会压苗、机件伤苗或压坏薯块。
⑦对操作机手及机组人员做好技术培训。
<2>正式作业
机具安装调试完成后尚需进行调播,待机组工作状态良好,作业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正常作业;播种机进入作业位置后应及时落下,机组要平稳起步、匀速前进;严禁机具在作业状上倒退、拐弯;随机机组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各工作部件的工作状态,及作业质量,机件损伤、丢失情况,及时添加种籽和化肥,发现问题及时停车处理认真保养作业结束后全面清理、保养妥善存放。
<3>作业质量要求
播种深度:10CM左右;覆土厚度:从芽块算起15CM;行距(垄距):大型机双行播种机85-90CM,小型机70-80CM;株距:大型20-22CM,亩穴数3700-3800穴,小型机22.5-25CM亩穴数3800-4000穴;中型双行覆膜播种机播种,播深10CM,带距120CM,每带一床,床上二行,小行距30-40CM,相邻二带的边行为大行距80-90CM,株距25CM,亩穴数4400穴左右。
种子破碎率:大型机不大于2%,小型机不大于1%;双株率不大于5%;空株率:大型机不大于1%,小型机不大于2%;覆土起垅高度:15-25CM。
<4>常用播种机。承德市乃至河北省,马铃薯播种机基本上都使用围场县农机推广站研制生产机具,主要机型有:2BXSM-1D型,配套11KW拖拉机;2BXSM-1G型,配套11KW-14.7KW拖拉机,可播种、施肥2BXSM-2A型双行施肥播种机配36.8KW以上拖拉机2BXSM-2A-B型比行施肥拖拉机,配22-25.7KW拖拉机,2BXSM-2A-C型单体双行施肥播种机,配22-25.7KW拖拉机。
<1>做好播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①选择好适宜种植马铃薯、并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块,深耕、细整地,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
②施足底肥。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纯氮5公斤,纯磷2公斤,纯钾1公斤。有条件的地方测量待播种肥力情况后再确定施肥量,无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践经验施肥。平北地,有机肥施用量3000公斤以上,亩产量指标在2000公斤以上时,每亩需施用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或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还可以加硫酸锌1-2公斤。氮肥施用量70%与磷、钾肥混合,作底肥,30%的氮作肥。
③选择好的适用品种,并对种子做好播种前处理。种薯选择原则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种植方式、市场需求、产品用途等因素确定。所选品种应具备优良的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较强的抗逆力和抗病力。种籽应无感染病虫害、没有严重机械损伤和腐烂,不过分萌芽。应该是代数清楚、级数较低的脱毒种薯。按农艺要求和适当时机,做好困种,晒种和催芽处理。芽块应大小一致、切忌大小不一,每个芽块一般需有二个以上芽眼,单个重量40-50克为宜,不要有长条和扁状芽块,播前芽块还需进行药剂拌种,以防病虫害。
④拖拉机与播种应正确挂接,做好水平、纵向和横向位置的调整拴,固件应连接牢固,传达件应转动灵活,润滑良好;各工作装量技术状态良好。
⑤做好各个方面的调整。按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好播种深度、排种链的紧度、株距、行距(大拖配套双行播种机)覆土深度、化肥施用量。
⑥确定好用种量、播期、合理密度和行距种薯总需用量(公斤)=单个芽块平均重量(公斤)X亩株数X播种面积实际备种时应大于上面算式算出数量的10%。播种因品种、气候、种植地区土地等情况而定,我国北方冷凉地区,应在汉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前20-30天左右播种,气温稳定通过5℃-7℃,地表下10CM地温稳定7℃左右时,即为当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期。
确定播期原则,应考虑:
A根据该品的生长期,把块茎形面期安排在块茎膨大生长的季节,(平均气温不超过23℃,每天日照在142时内,降雨适量;
B出苗延迟到最后一次霜冻;
C种薯本身内在的生理状况。贮期温度是否较高,是否渡过休眼期,是否已经萌芽等。
密度控制原则:
A地宜密、肥地宜稀;
B、一穴多株或双株、株距要大,一穴单株、株距要小;
C早熟品种,宜密植,亩株数可保4400-4800株,吃熟品种宜稀植,亩株数3800-4200株。
行距的确定。机械化种植马铃薯采用大行距,大拖拉机作业行距85-90CM,小拖拉机作业行距70-80CM为宜。这是因为
A马铃薯栽培农艺的要求;
B适应拖拉机轮距及调整范围;
C为机械化用业设置安全带。一般马铃薯起垅种植垅台宽30-40CM,机械作业时以不压垅台为宜,安全带5-10CM即可。
确定行距可按下式计算:B=A+N/2+C,B:行距,A拖拉机后轮轮距,C安全带,N后轮胎宽。小拖配套的单行播种机,虽是单行作业,但考虑到播种后的管理及收获、控制行距时必须一致且不应过小,否则进行其他作业时拖拉机进地会压苗、机件伤苗或压坏薯块。
⑦对操作机手及机组人员做好技术培训。
正式作业
机具安装调试完成后尚需进行调播,待机组工作状态良好,作业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正常作业;播种机进入作业位置后应及时落下,机组要平稳起步、匀速前进;严禁机具在作业状上倒退、拐弯;随机机组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各工作部件的工作状态,及作业质量,机件损伤、丢失情况,及时添加种籽和化肥,发现问题及时停车处理认真保养作业结束后全面清理、保养妥善存放。
<3>作业质量要求
播种深度:10CM左右;覆土厚度:从芽块算起15CM;行距(垄距):大型机双行播种机85-90CM,小型机70-80CM;株距:大型20-22CM,亩穴数3700-3800穴,小型机22.5-25CM亩穴数3800-4000穴;中型双行覆膜播种机播种,播深10CM,带距120CM,每带一床,床上二行,小行距30-40CM,相邻二带的边行为大行距80-90CM,株距25CM,亩穴数4400穴左右。
种子破碎率:大型机不大于2%,小型机不大于1%;双株率不大于5%;空株率:大型机不大于1%,小型机不大于2%;覆土起垅高度:15-25CM。
<4>常用播种机。承德市乃至河北省,马铃薯播种机基本上都使用围场县农机推广站研制生产机具,主要机型有:2BXSM-1D型,配套11KW拖拉机;2BXSM-1G型,配套11KW-14.7KW拖拉机,可播种、施肥2BXSM-2A型双行施肥播种机配36.8KW以上拖拉机2BXSM-2A-B型比行施肥拖拉机,配22-25.7KW拖拉机,2BXSM-2A-C型单体双行施肥播种机,配22-25.7KW拖拉机。
上一篇: 碧玉间黄金竹的栽培要点?
下一篇: 鉴别乳猪拉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