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一生需要浇几次水最好,什么时间浇 小麦

小麦一生需要浇几次水最好,什么时间浇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在小麦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研究,我国种植小麦一生中总耗水量大致为每南260—400立方米,约合400—600毫米。由于受气候、土壤、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小麦耗水量有明显差异。从小麦需水量和生长期间自然降水量的差额看,江淮地区基本上供需平衡,淮河以北缺水100毫米以上,黄河以北缺水达150—200毫米以上,长江以南降水量一般多于需水量。对我国小麦主产区来说,水分不足是争取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根据小麦各生育阶段对水分条件的要求,合理地适时量地补充水分的不足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1·底墒水。小麦种子要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一半以上的水分才能发芽,在0—1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的湿度条件下最利于播种出苗,高于85%或低于60%皆不利于播种。播时底墒不足,有时虽也可能齐苗,但达不到壮苗。据试验,适墒播种和水分不足(含水60%以下)播种的,二者虽然均有15万基本苗,但前者冬前平均分孽为2—3个,后则不到1个。当10厘米以上的土层含水低于田间持水量65%以下时,播前就应当灌好底墒水。在水源不足、时间较紧,播前灌好水会贻误播期的情况下,也可先下种,再灌以蒙头水。

  2.冬水,也称为冻水。小麦灌冬水的作用是增墒蓄水,低温来临时可防冻保温,且由于冻融作用使土壤变酥,减少蒸发,防止土壤跑风,不仅保护麦苗安全越冬,也可为早春生长创造条件。灌冬水的关键是适时,适时冬灌的麦田每亩穗数、穗粒数及粒重均显著提高,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若冬灌早了反而会使地温降低,不利于麦苗发育甚至造成死苗。冬灌晚了积水不能及时下渗,不仅起不到冬灌作用,还会造成冰壳害。一般认为当日平均气温降到3—4℃,土壤夜冻日消时灌冬水为好,应根据墒情、苗情灵活掌握。如果当年夏秋雨水多,底墒好,冬前土壤含水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以上,就无需冬灌。晚播弱苗或单根独苗最好不要浇冬水,若土壤干旱也以早浇为好,浇迟了会导致越冬死苗。

  3.返青水。小麦返青期要求耕层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5一75%为宜,对分孽不多,群体不够大,土壤含水在60%的田块要浇返青水。浇返青水的时间一般在土壤冻结层化透以后,或在5厘米平均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为宜,浇水过早引起地温下降,不仅推迟返青,甚至导致冻害。对单株分孽在2个以下,每亩总茎孽数不足50万的弱苗,华北中北部地区返青水要适当晚浇,以提高地温,增加春季分孽,华北南部和中原一带由于气温回升快,小麦返青期短,返青水以适当早浇为好。单株分孽3个以上,每亩总茎孽数70—90万的壮苗,只要不是很旱,一般可不浇返青水。而返青期总茎孽数达100万以上的旺苗,则应强调松土保墒,不浇返青水,严格控制春季分孽。

  4.拔节水。小麦拔节后茎秆迅速促长,叶片增大,需水量多,充足的水分供应不仅可以提高有效分孽率,增加亩穗数,而且可防止小花退化,促进长大穗。这个时期要求60厘米以上土层水分要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一般情况下,拔节水应适当早浇,当土壤水分降到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下时应即浇水,尤其是每亩总茎孽数在70万以下的弱苗,应在拔节前几天就要结合追肥浇好返青水,促使麦苗由弱变旺。而对于总茎孽数在120万以上田间郁蔽的旺苗,应适当迟浇,在第1、2节拔伸长前切勿浇水,以防倒伏;要待无效孽死亡,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好转,大孽叶片稍有落黄时再浇。

5.抽穗灌浆水。小麦抽穗扬花至灌浆期,叶面积

达一生最大值,气温较高,蒸腾和蒸发作用强烈,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缺水会造成扬花不好,受精不良,实粒减少或籽粒不饱,遇旱及时浇水,不仅利于抽穗扬花,增加穗粒数,而且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防御干热风危害。一般当60厘米以上土层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65%时就应该灌水。

6.麦黄水。小麦蜡熟后,适宜的水分供应就能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强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转,特别是少雨的条件下浇好麦黄水还可防止后期干热风害,提高千粒重。据调查,适浇麦黄水可增产一成左右。麦黄水要在小麦落黄后浇,以防造成贪青晚熟。此时小麦穗头较重,浇水后遇大风易产生倒伏,应注意天气预报,掌握在浇后10—12小时内没有4—5级以上大风,同时浇水量要小。

4次  头水 (种上之后的第一次水) 冻水 (到冬天之前一次) 解冻(春天一次) 灌浆水 (快熟时)   由于气候不同 小麦灌水次数不同  

小麦节水栽培以浇3水为宜,一水选择底墒水或冻水;二水在起身拔节期;三水在灌浆期。

小麦虽然喜欢干燥气候,不适应潮湿环境,但却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之一。小麦一生中,总耗水量约为400-600毫米(相当于200-400立方米/亩),一般耗水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年降雨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小麦生长季节多风少雨,耗水量大,高产麦田需水的70%~80%依靠灌溉补充,小麦一生中通常要灌水4~6次,总灌水量200~250吨/亩。 小麦不同阶段的耗水量有很大不同。据试验测定,一般越冬前耗水量较少,约占总耗水量的15%左右,拔节前20%左右,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是北方冬麦区耗水最多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生育天数约占全生育期的1/3,但是耗水量却占总耗水量的65%左右。其中挑旗期对水分最敏感,称为需水“第一临界期”,其次为开花至灌浆期,称为“第二临界期”。此时北方冬麦区正值4-6月的春旱季节,因此,保证这个时期的灌水,是增产的关键。

3-5次,过冬水、返青、(中间旱可补一次)拔节、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