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害特点:为害豆角,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萝卜、油菜等,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幼虫潜食叶内,造成叶片枯萎、死亡,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
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5毫米,翅展5~7毫米,头黄色,复眼红色,体灰色。低龄幼虫乳白色,高龄时黄白色。 蛹黄至黑褐色,长扁椭圆形。卵长椭圆形,灰白色,长0.3毫米。
三、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重点防治时期为4~5月份,及时清除植株残体,减少虫源数量。
②药剂防治当田间初见幼虫时喷药,每隔7~10天喷药防治1次。可使用0.9%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0%杀蛉脲悬浮剂8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 800倍液,或50%丙溴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2 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也可使用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
潜叶蝇属于双翅目,分很多科、种等。寄主主要有叶莱类、瓜果类、豆类等,主要为害特点是: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蔬菜生长。一般在叶端内有1―2头蛆及虫粪,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该虫在找不到合适寄主时,可在粪肥及腐殖质上完成发育。
预防及防治措施为: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实行物理防制措施,严格控制化学防治措施,执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要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避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粪肥,特别是厩肥;
2、由于潜叶蝇成虫对黄色具有趋性,因此可采用黄板进行诱杀;
3、由于潜叶蝇为害盛期为幼虫期,所以用药必须抓住产卵盛期至卵孵化初期的关键时刻,此时期也是害虫的抗药性最低的时期,通常采用的药剂有:可喷施40%绿菜宝1000倍液,或喷施21%灭杀毙乳油3000倍液。
上一篇: 樱花穿孔性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菊花栽培过程中对湿度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