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草莓 > 草莓大造桥虫的发生规律? 草莓

草莓大造桥虫的发生规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造桥虫每年产生1代,以蛹在树下土中8~10厘米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雌蛾出土后,当晚爬至树上交尾,卵多产在树皮缝内,卵块上覆盖有雌蛾尾端绒毛。4月中下旬枣树发芽,幼虫孵化为害,为害盛期在5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先后老熟,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草莓大造桥虫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4代,末代幼虫于9月底至10月下旬入土化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飞翔力弱,白天静伏树干等处,夜间活动交配,趋光性强。羽化后1~3天产卵,数十粒至一二百粒成堆产于树皮缝、土壤缝隙、作物秸秆叶鞘及屋檐瓦缝等处。雌蛾产卵量越冬代约200粒,以后各代1000~2000粒。卵可随水流传播。夏季40天完成1代,卵期约5~8天,初孵幼虫吐丝随风飘移传播扩散,幼虫期18~20天。蛹期9~10天,成虫寿命6~8天。天敌有悬茧姬蜂、蜘蛛、食虫蝽、鸟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