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优良品系,提高遗传品质。这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国内较受养鸡场家和养鸡户欢迎的良种品系蛋鸡有罗曼、海兰、伊沙等蛋鸡品系。但不同品种、品系的鸡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所以应当选择当地饲养量大,生产表现好的蛋鸡品系饲养,不可求新求异。其次,应选购饲养管理科学规范、疫病控制严格认真的种鸡场的鸡苗。
2.做好体重管理与营养控制,以培育体尺体重符合品种标准、整齐均匀、适时开产的后备鸡群为目标。有持久能力将该品种的生产性能发挥到遗传极限水平的鸡群才是优秀的后备鸡群。后备鸡群的培育分为育雏与育成两个阶段:①雏鸡阶段是鸡的内脏发育的关键时期,内脏发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其代谢机能的强弱,对蛋鸡全程产蛋性能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育雏期应以严抓各种措施,供给高能量、高蛋白的优质全价饲料,确保雏鸡充分发育为管理宗旨。②育成前期是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发育的主要时期,育成后期是生殖系统发育的主要时期。育成期要重点抓体尺体重控制,提高鸡群均匀度。通过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整,将其体重控制在该品种饲养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通过分群管理等措施,将鸡群的均匀度提高到85%以上。在育成期的体重控制上,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对鸡群的影响比蛋白质含量更为重要。蛋鸡育成期光照管理的原则是绝不能延长光照时间,光照时间尽量少于12小时,以防育成鸡过早性成熟。
3.做好鸡病预防工作。减少死鸡和杜绝疫情发生,这是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根据本地区鸡病流行情况,制订、实施科学的防疫程序,根据鸡的日龄,分别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同时实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对鸡舍、用具定期药物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出,谢绝参观,防虫灭鼠,以确保养鸡综合防疫措施的顺利进行。
4.及时断喙。要在7-9日龄给雏鸡断喙,必要时在15周龄左右对断喙不良者修喙。断喙不仅防止鸡的刨食,节省饲料,更重要的是能防止啄癖,极大地降低死淘率。
5.加强产蛋期管理,创造蛋鸡适宜的生活环境以充分发挥其遗传性能。农业信息网提示:①根据体重做好营养管理 蛋鸡产蛋前期和产蛋高峰期在保证产蛋需求的同时,体重还在由快到慢地持续增加,因此要保证这时鸡的营养需求,以防体重过低而早衰;产蛋后期要防止营养过剩,鸡体过肥而影响产蛋。②日常管理 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3℃~23℃,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蛋;最适宜的湿度为60%~70%;要配合通风换气,做好鸡舍内的温、湿度控制,为鸡群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还要做好喂料、喂水、捡蛋、清洁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③制订、实施科学的光照程序 蛋鸡产蛋期要保证16小时光照时间,须注意的是绝不能逐渐缩短时间。④减少应激,给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稳定的环境。⑤及时淘汰低产鸡。⑥节约饲料饲料是养鸡最大的开支,因此要加强管理、调整饲喂方式、改善饲喂设施及条件以减少饲料浪费。
6.科学配制蛋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配方不科学、不合理,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并加大饲料配方成本、降低饲料报酬。采取科学、合理的配方是提高养鸡生产效益的的一条重要措施。
上一篇: 辣椒猝倒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下一篇: 羊的肌内注射给药法怎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