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配良种
玉米选用稀植中晚熟、抗病、高产、抗倒伏等品种。
二、种植规格
在垄沟中间开沟播种一行玉米,株距22-25厘米,每穴种2-3粒玉米。
三、田间管理
(1)放苗保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苗全,苗壮为丰产奠定基础。
(2)肥水管理:前期管理以马铃薯为主。中期管理以玉米为主,玉米结合中耕培土,亩追尿素20公斤,抽雄期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或硫酸锌0.2公斤进行喷雾1-2次(二者不能混用)以补充后期营养的不足。
(3)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发现如28星瓢虫等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喷雾防治。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每亩用3%锌硫磷颗粒剂2-3公斤按药土比1∶10的比例配成毒土,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防治。玉米病虫害防治。若有玉米大斑病或小斑病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生长中后期玉米螟发生时,用50%锌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浇心,或用锌硫磷乳油1公斤,拌沙15公斤,配成1.6%的锌硫磷毒沙,在玉米心叶末期,每亩按25公斤毒沙施入喇叭口中。
四、及时收获
采用此栽培技术可提早马铃薯上市时间。马铃薯4月下旬可收获上市,玉米于8月中、下旬收获。
一、配置方式
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总种植带宽1.3m,其中80cm种植马铃薯,预留50cm待种玉米。
二、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三、选用良种
马铃薯选用"克新6号"、玉米品种为"掖单19号"或"登海3号"。马铃薯用大薯切块栽
植, 切刀要锋利并用酒精严格消毒。切块大小以25--50g为宜,每块带1--2个芽眼,用
草木灰拌种后进行播种。667平方米用种量,马铃薯150kg左右,玉米2--3kg。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马铃薯于3月中旬作畦播种,畦面宽80cm,畦沟宽50cm,畦高200m。每畦种植2行,
行距40cm, 株距25cm,开深沟点播,播种深度15--20cm,覆土后轻轻镇压,盖上100cm
宽微膜即可。667平方米播4100穴。
玉米于4月中旬播种, 在畦沟的两侧种植2行玉米,行距40cm,株距18cm,667平方
米播5700株。
五、田间管理
马铃薯的管理原则是前促后控。前期早中耕、早浇水、促幼苗早发,茁壮生长。开
花后酌情浇水,促棵攻薯,以薯控棵,使地上部、地下部协调生长。玉米的生长发育对
肥水需求量大,其管理要点是肥水得当。
1.马铃薯定植后的管理
2.玉米、马铃薯共生期玉米的管理。加强中耕除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马铃薯收获后玉米的管理要点
(1)追肥浇水。5月中旬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kg;6月中旬马铃薯收获后
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5kg;7月中旬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kg。
(2) 培土。马铃薯收获结束后,将散土培到玉米根部,以利于气生根的生长,防止
倒伏。
六、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生长阶段一般不用防虫治病。玉米的主要害虫是蚜虫、粘虫、玉米螟、红蜘
蛛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叶锈病。
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模式,是 近年来推广的主要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之一。4月上中旬,当气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套种玉米。
一、选配良种:玉米选用稀植中晚熟、抗病、高产、抗倒伏等品种。
二、种植规格:在垄沟中间开沟播种一行玉米,株距22~25厘米,每穴种2~3粒玉米。
三、田间管理(1)放苗保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苗全,苗壮为丰产奠定基础。(2)肥水管理:前期管理以马铃薯为主。中期管理以玉米为主,玉米结合中耕培土,亩追尿素20公斤,抽雄期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或硫酸锌0.2公斤进行喷雾1~2次(二者不能混用)以补充后期营养的不足。(3)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发现如28星瓢虫等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喷雾防治。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每亩用3%锌硫磷颗粒剂2~3公斤按药土比1∶10的比例配成毒土,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防治。玉米病虫害防治。若有玉米大斑病或小斑病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生长中后期玉米螟发生时,用50%锌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浇心,或用锌硫磷乳油1公斤,拌沙15公斤,配成1.6%的锌硫磷毒沙,在玉米心叶末期,每亩按25公斤毒沙施入喇叭口中。
四、及时收获:采用此栽培技术可提早马铃薯上市时间。马铃薯4月下旬可收获上市,玉米于8月中、下旬收获。
上一篇: 苹果轮纹病发生现象?
下一篇: 怎样防治桃树流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