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烤田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水稻

水稻烤田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晒田的作用

1、更新土壤环境

通过晒田可提高土温,增加土壤空气,且使氧气深入下层土中,扩大好气性生物活动范围,使其数量显著增加(比淹水时多10倍),促进有机质矿化。但因晒田时无水层覆盖,铵态氮很容易被氧化或逸失,而磷向难溶性转化。所以,在晒田过程耕层内的有效氮、磷含量却反而降低,然而复水后则迅速提高,土壤有效养分这种先抑制、后促进的变化,抑制了水稻群体的过分发展,促进了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顺利转移,有利于培育大穗。

2、促进根系发育

通过晒田,由于大量空气进入耕作层与原来被水层隔绝在犁底层下的空气相互交换,使土壤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量减少,氧化还原电位增高。且因晒田使土壤失水干缩产生裂缝,土壤渗透性增强,复水后土壤中空气尚能继续更新,原来因淹水产生的甲烷、亚铁、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得到氧化而减少,利于根系向下深扎。根数在晒田时虽暂时减少,但复水后白根迅速增多,根系活力显著增强。

3、抑制茎叶徒长,增强茎秆强度,调整植株长相

晒田暂时控制根系对氮的吸收,但有利于对钾、硅酸的吸收,稻株体内氮素同化作用相应减弱,减低了蛋白质的合成,使部分同化产物得以以多糖的形式在茎鞘中积累,使叶色由深变为浅绿或黄绿,加之茎秆中水分含量降低,抑制了细胞的伸长和茎叶徒长,使节间变短.特别是基部1-2节间变短,不易倒伏。最后几片叶的长度受到控制变得挺直,封行日期延迟,保持适当的叶面积指数,达到适宜的高产长相。

4、控制无效分蘖

通过晒田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到 60 %以下,使后期分蘖难以发生,光合产物得到积累,集中供应前期分孽幼穗分化的需要,提高了成穗率,保证了足够的穗数。而且因群体结构得以改善,基部透光条件好,底叶不早衰,促进穗大、粒多、粒饱。

此外,晒田降低了株间湿度,可防止和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