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化程度不够,没有摸清每个品种的最适生态区,对某一地区最适合发展什么品种也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导致在发展中盲目引种栽培,一些地区损失严重。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许多地区由于晚熟桃价格较高,大量引入一些晚熟桃品种,但有些晚熟桃(雪桃、中华寿桃等)抗寒性较差,栽植后出现大量抽条和死树现象。
2.果品质量差,造成有产无收或效益低。造成果实质量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种植密度过大,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一些地区由于种植密度过大,尤其是行间距过小,冬季修剪时留枝量多,夏剪不及时,导致冠内枝量大而郁闭。②留果量过多,一味追求产量,造成果个小、着色差、风味淡等。③土壤肥力不足,有机肥施用量少,化肥施用量大;磷钾肥施用量少,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时期和方法不正确。④施用高毒农药,如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导致果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影响出口及国内销售。
3.品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早熟品种比例多,晚熟品种比例少;专用加工品种比例少,特别是制汁和制罐品种;鲜食黄肉桃、优质蟠桃和优质油桃比例少。
4.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苗木市场混乱导致品种良优不齐,病虫害蔓延,大量劣质品种苗木投向市场,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上一篇: 萝卜空心如何预防?
下一篇: 如何使用多效唑控制西葫芦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