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铧式犁是最常用的翻耕农具。由于各种铧犁的犁体结构不同,性能和用法也有差异。一般铧式犁的犁壁固定,只能向右侧翻土。耕地时常用内翻法或外翻法。前者先由作业区的中线左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运行,由中间向两边翻耕,最后在中央留下犁垄,两边留下犁沟;后者则由作业区的右边开犁,按逆时针方向运行,由外向内翻耕,最后在中央留下犁沟,两边留下犁垄。通常是交替使用内、外翻法进行套耕,从而减少垄沟数。使用双向犁耕地时,采取梭行耕作法,向地的同一侧翻垡;耕后田间不产生犁沟和犁垄,有利于平整土地,通常应用于坡地、水田和灌溉地。翻土能力:熟地使用通用犁可翻转 135°;荒地使用带螺旋型犁壁的犁可翻转180°。除铧犁外,还有使用圆盘犁或铁锨翻地的,但翻土能力较弱。翻耕深度根据作物种类、土壤质地、当地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定。如甜菜、甘薯等块根作物宜深耕;稻、粟等浅根作物宜相对浅些;粘土宜深耕,沙土宜浅耕;秋耕宜深,春耕宜浅;休闲地宜深,播种前宜浅等,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俄罗斯一般提倡耕深20~22厘米,薯类等块根作物常加深至25厘米以上;西欧各国进行连续5~10年的试验,一般耕深为20~25厘米。中国的实践表明,从旧式犁的耕深12~13厘米增加到机引犁的20~22厘米或25厘米左右,常有增产效果;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效果更为显著。翻耕的时期,一般随当地气候、熟制和作物生育期而异。中国按不同的翻耕季节分为秋耕、冬耕、春耕和伏耕等4种,并选择能调节土壤水分、熟化土壤的适宜时间进行。一般在作物收获后及早翻耕,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
上一篇: 什么是夏枯草?
下一篇: 球根海棠几天浇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