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花叶病,常见的症状有四种: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花叶是辣椒植株上出现最早、最普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叶出现浓绿和淡绿相间的斑驳。根据严重程度不同,花叶又分为轻花叶和重花叶。轻花叶叶片基本平整,重花叶叶片上有泡状斑、皱缩,叶面常常凹凸不平。黄化常常表现在心叶、嫩叶明显变黄,有时整株或局部也有较多黄叶,出现落叶现象。坏死是指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出现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畸形即病株变形,如叶片呈线条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不结果或少结果。?xml:namespace>
病原及发病特点:引起辣椒病毒病的病毒有多种,但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可以在烟草制品、干燥的病株残体、种子表面及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中越冬。黄瓜花叶病毒则多在其它寄主中越冬,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均可通过蚜虫传播,但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靠接触及伤口传播,黄瓜花叶病毒则主要由蚜虫传播。病害发生与气温关系密切,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易促进蚜虫传毒而导致病毒流行。此外,连作地、肥力差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耐病品种。可选种粤丰一号、粤丰二号、新丰五号、中椒5号、中椒11号等。
2、种子消毒。采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后清水漂洗干净催芽播种。
3、摘除病果。摘除病果、老果以及病叶,减少田间病源、减少病株的营养消耗,增强田间透气性,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4、灭蚜防病。注意防治蚜虫、螨类等害虫,切断病毒病的传染源。在蚜虫发生期间,喷洒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
1、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间,深翻土地,与非茄科类植物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如粤椒1、2号和广椒1、2号等下部较疏通的品种较适合高湿多雨地区种植。
3、集中培育无病壮苗。春植椒最好尽量提前用薄膜覆盖育苗,并覆盖地膜种植,避开夏季高温多雨的影响。
4、定植畦要求排水良好,施足有机基肥,及时追施肥水促秧、攻果和防衰,并在生长旺盛期配合选择喷施靓丰素、绿芬威、高镁施和爱多收等叶面肥
5、合理用药。种子消毒可先用52℃水温烫30分钟;或清水预浸10--12小时后用1%硫酸铜液浸种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浸种12小时。发病前可选用达霜宁(7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乙膦铝锰锌(70%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大生富500倍液,每7天左右喷雾一次;也可以每亩撒施3公斤硫酸铜粉于地面防侵染。田间发病时及时选用以下药剂喷洒:霜尽(5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灭克锰锌(6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杀毒霜净或卡霉通(64%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霜露速净(70%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瑞毒霉(58%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霜霉普克(72.2%水剂)600--800倍液。
一、选用抗病品种
早熟品种一般比晚熟品种抗病或耐病。抗病品种有广椒1号、广椒4号、湘椒1号、湘研1号、红丰404等。
二、培育壮苗
从无病植株上采种,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浸种3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要净土育苗,适期早定植,以第一分杈具有花蕾时定植为宜。加强田间管理,使幼苗生长健壮。
三、栽培措施
深翻土地,施足底肥。实行短畦垄作,覆盖地膜。注意合理密植,露地栽培每平方米12~14株,以便较早遮严地面,降低土温。及时清除田间路边杂草,减少病毒来源。
四、避蚜、治蚜
利用银灰色膜避蚜,并及时喷药消灭苗床和田间中的蚜虫,同时尽量消灭邻作或田外其它植物上的蚜源。
五、药剂防治
发病之前喷施生长调节剂,如1%过磷酸钾或1%硝酸钾溶液等,有利于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蚜虫和温室白粉虱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治虫有利切断毒源、减轻病情。可用25%扑虱蚜或稻虱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洒。
育壮苗,选用无病抗病性强的种植播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保温、保湿、吸胀,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幼苗健壮。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出苗后,适期早定植,加强田间管理,使幼苗生长健壮。
种后管理,深翻土地,施足底肥。实行短畦垄作,覆盖地膜。注意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路边杂草,减少病毒来源。
防虫害,及时喷针对性药剂消灭苗床和田间中的蚜虫,同时也要尽量消灭邻作或附近田蚜源。
防病害,发病之前喷施植物细胞免疫因子有利于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发病后用针对性的药剂+新高脂膜进行防治,切断病源、减轻病情。
上一篇: 如何做好杨梅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 仙客来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