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怎样判断鸭瘟?

怎样判断鸭瘟?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目前,

对鸭瘟尚无有效药物可治疗,

而对鸭霍乱药物治疗效果很好。

这两种病在大症状很相

似,很易混淆,故在防治时务必准鉴别,方能减少不应有的损失。

目前,对鸭瘟尚无有效药物可治疗,而对鸭霍乱药物治疗效果很好。这两种病在大症状

很相似,

很易混淆,

故在防治时务必准确鉴别,

方能减少不应有的损失

、鸭霍乱一般是零星发生,突然死亡,尤其是正在产蛋的母肉鸭颇为多见。鸭霍乱能传

染给鸡、甚至猪;而鸭瘟流行范围较广,病程也较长,一般多在病后

天死亡,但不传染

给鸡、猪。

、翻开鸭肛门,出现充血,水肿或有黄绿色假膜者,则可判断是鸭瘟。

、患鸭霍乱的病鸭,死亡前常摇头;死亡时口、鼻流稀血水,嗉囊内充满饲料,手摸感

觉硬实;而患鸭瘟的病鸭,流涕流泪,死亡时眼睛充血,嗉囊内虚无食物,手摸感到松软。

、鸭霍乱可用磺胺类药物或抗菌素治疗,效果满意,但对鸭瘟则无效。

、发生鸭霍乱的病鸭或死鸭,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头大小、分布均匀的灰白色的坏死;而

鸭瘟则没有这些症状,但全身皮肤表面有许多出血斑点,头颈部出血更为严重

鸭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症状:

1、鸭瘟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初体温急剧升高达43~44℃。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头颈缩起,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两脚发软,走动困难,若强行驱赶则见两翅拍地而走,走几步就倒地不起,此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其下水,则漂浮水面并挣扎回岸。

2、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眼睑肿胀,有的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使眼睑粘连不能张开,有的眼睑外翻,结膜充血、出血或形成小溃疡。鼻孔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无力。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俗称“大头瘟”。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并结块。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粘膜外翻,粘膜面有黄绿色的假膜且不易剥离。

3、病后期,体温下降,体质衰竭,不久即死亡。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为2~5天,亚急性约6~10天,病死率达90%以上,个别不死的病例转为慢性,呈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鸭群的产蛋量减少,一般减产30%左右,随着死亡率的增高,可减产60%以上,甚至停产。

鸭瘟防治,使用盐酸阿比朵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预防鸭瘟,平时应搞好鸭的预防接种、鸭舍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和加强饲养管理。

1、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25日龄以上的鸭2-3倍量肌注或老疫区5倍量以上引水。

2、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鸭瘟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初体温急剧升高为43℃~44℃。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头颈缩起,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两脚发软,走动困难,若强行驱赶则用两翅拍地而走,走几步就倒地不起,此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其下水,则漂浮水面并挣扎回岸。

  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眼睑肿胀,有的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使眼睑粘连不能张开,有的眼睑外翻,结膜充血、出血或形成小溃疡。鼻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无力。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俗称“大头瘟”。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并结块。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黏膜面有黄绿色的假膜且不易剥离。

  患病后期,病鸭体温下降,体质衰竭,不久即死亡。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为2~5天,亚急性为6~10天,病死率在90%以上,个别不死的病例转为慢性,呈现出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的症状。产蛋鸭群的产蛋量减少,一般减产30%左右,随着死亡率的升高,可减产60%以上,甚至停产。

鸭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症状:

1、鸭瘟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初体温急剧升高达43~44℃。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头颈缩起,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两脚发软,走动困难,若强行驱赶则见两翅拍地而走,走几步就倒地不起,此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其下水,则漂浮水面并挣扎回岸。

2、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眼睑肿胀,有的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使眼睑粘连不能张开,有的眼睑外翻,结膜充血、出血或形成小溃疡。鼻孔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无力。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俗称“大头瘟”。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并结块。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粘膜外翻,粘膜面有黄绿色的假膜且不易剥离。

3、病后期,体温下降,体质衰竭,不久即死亡。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为2~5天,亚急性约6~10天,病死率达90%以上,个别不死的病例转为慢性,呈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鸭群的产蛋量减少,一般减产30%左右,随着死亡率的增高,可减产60%以上,甚至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