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优良品种在种植一段时间以后,如不进行提纯复壮,就会出现混杂退化现象,混杂退化后的种子纯度明显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芝麻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如下几点: (1)自然突变芝麻新品种在推广时,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引致芝麻产生某些突变,出现突变个性。虽然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但在品种群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变异植株,如不及时去除,就会逐渐积累增多,影响品种纯度。防止办法:在芝麻生长的不同时期,根据该品种的典型性状,对变异植株及时拔除。 (2)天然异交芝麻为自花授粉作物,但由于昆虫也可传粉, 一般存在2%〜5%的天然杂交率,引致后代分离,而出现不良个 体,破坏品种的一致性,造成生物学混杂。当机械混杂严重时,更 会加重生物学混杂,加快品种退化速度。防止办法:在芝麻良种繁育过程中,注意采取适当的隔离措 施,自然条件下其周围至少1000米以内不能有别的芝麻品种(尤 其是异种色、异花色品种)种植。时间隔离,即采用错开播种期播 种,使不同芝麻品种的开花期错开;也可采用屏障隔离法,通过高 秆作物、树林等屏障,使不同品种的花粉不能传到芝麻制种田。 (3)机械混杂芝麻种子细小,在播种、收获、脱粒、贮藏等 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出现人为的混杂,即机械混杂,这 是目前芝麻品种混杂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止办法:严格执行防杂保纯措施,收获芝麻种子时必须要做 到单收、单运、单打、单量和单独贮藏,避免不同品种相互串籽。 种子贮藏过程中要防虫、防鼠,防止发生错位,并防止霉变。种子 进行晾晒或处理及播种时,工具要清扫干净。 (4)环境条件影响有些杂交育成的芝麻新品种性状不太稳 定,基因型纯合度不高,这些新品种在不良条件长期栽培下,品种 为了生存会适应这种不利条件,丧失某些优良性状,向不利方向变 异。品种退化后,往往表现出耐渍、抗旱、抗病等特性减弱,品质 变差,产量降低。防止办法:选择品种适应的地区,在合适的时期播种种植,并 给予良好的栽培条件。 (5)选留种质量不高生产过程中未按本品种典型性状选留 种,这样越选偏离度越大。此外留种地间苗时,把长势好的杂苗当 成壮苗留下,也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防止办法:选留种时,严格去杂去劣,特别注意去掉不符合本 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即去杂;去劣是指去掉被病虫害污染的蒴果 和生长不良的植株。
上一篇: 棉花一播全苗技术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 羊免疫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