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哪些病易引起仔猪腹泻?

哪些病易引起仔猪腹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母猪原因

母猪的乳汁质量不好,过浓或过稀或受感染后乳中带菌。另外母猪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而导致仔猪接触后受感染。

2.细菌原因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C型魏氏梭菌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的发
生,可用抗生素治疗。

3.病毒原因

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可导致腹泻,但无有效药物治疗,抗生素只能防止继发感染。

4.营养性原因

植物性饲料如其中含的豆粕可使仔猪肠道致敏。如果乳猪料中豆粕用量过大,势必加剧肠道过敏而引起腹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乳猪料粗蛋白含量低,但腹泻发生率低。但粗蛋白含量低(18%)的乳猪料不能满足乳猪断奶后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乳猪料中应含有除豆粕外的优质蛋白质原料。另外要争取早日补料,让消化道适应植物性饲料的变化。

5.环境原因

产仔舍内卫生条件差,潮湿、温度变化大,小环境条件恶劣等也可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

1)初生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仔猪在母体中通过胎盘获取营养,出生后只有通过吃到初乳获得免疫球蛋白才能产生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比较弱,对外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不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因而易导致初生仔猪发生腹泻。

  (2)初生仔猪因为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皮下脂肪少,被毛较短,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当气温突然变化、贼风侵袭、仔猪舍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此时其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引起仔猪腹泻。

  (3)新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消化酶不足,若仔猪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过高,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进入肠道后,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4)仔猪早期断奶,母猪和仔猪突然分开,环境变化、饲料变化等原因引起仔猪发生应激反应,导致抗病力下降而发生腹泻。

  (5)母猪产后无奶或乳汁过浓、过稀均可导致仔猪腹泻。母猪无奶,仔猪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获取母源抗体;乳汁过浓,脂肪和蛋白质过高,仔猪易消化不良;乳汁过稀,营养不全,缺少某些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因子而引起仔猪腹泻。

  (6)由细菌性病原而致腹泻。大肠杆菌可引起1~7日龄仔猪黄痢、10~30日龄仔猪发生白痢,C型魏氏梭菌可引起1~3日龄仔猪发生红痢,沙门氏杆菌可引起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密螺旋体可引起50~90日龄的仔猪泻痢。

  (7)因病毒性病原而引起的腹泻。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多发生于冬、春季,感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50%~80%;伪狂犬病可引起断奶仔猪发病死亡;轮状病毒在寒冷季节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多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

  (8)因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泻。主要是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和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原线虫等线虫寄生在消化道内引起仔猪腹泻。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①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②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急剧下降,造成抵抗力下降;③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健全,高植物蛋白的饲料引起胃肠道机能紊乱;④断奶后的应激,尤其是环境应激,如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就会增加25%-30%,湿度过高也会增加腹泻的次数;⑤饲喂方式不当,如过度限饲或过度饲喂会引起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⑥肠道发生的免疫反应。仔猪断奶后即切断了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来源,但由于主动免疫,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还未完全有效地建立起来,IgA+B细胞占主要地位要在4周龄时才能达到成年猪水平,而IgM+细胞要到3-4月龄才达到成年猪水平。一旦开始饲喂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断奶仔猪就会发生肠道免疫反应,出现腹泻现象。

猪轮状毒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血痢、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仔猪白痢、仔猪黄痢.

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原,其中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