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蓟马防治? 玉米

玉米蓟马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农业防治

  结合小麦中耕除草,冬春尽量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植株本身生长势,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减轻危害,对卷成“牛尾巴”状畸形的苗,拧断其顶端,可促进心叶抽出,要适时灌水施肥,加强管理,促进玉米苗早发快长,渡过苗期,减轻危害,同时也改变了玉米地小气候,增加湿度,不利于蓟马的发生。蓟马发生时及时清除并销毁被害玉米的残株,可减轻蓟马蔓延危害。轮作可以减少玉米蓟马的危害。适时栽培,避开高峰期,选用抗耐虫品种,马齿型品种要比硬粒型品种耐虫抗害。因玉米受蓟马危害后苗弱,防治时可加入喷施宝、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混合使用,以促进玉米生长。

  2.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是控制玉米蓟马的有效措施,玉米蓟马虫株率 40%~80%,百株虫量达 300~800 头,应及时进行药剂除治。田间试验表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醋类对蓟马有较好防效。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效均在85%以上。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效可达 90%以上,提高出苗率 7%左右。结合防治灰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对蓟马也有较好的防效。因蓟马主要集中在玉米心叶内危害,所以用药时要注意药剂应喷进玉米心叶内。经田间和室内药效试验证明菊醋类药剂对蓟马无效,甚至有时可能对蓟马有引诱作用,因此,应避免应用菊醋类农药。

  玉米蓟马的发生有世代重叠严重、虫量大、危害重的特点,而且蓟马虫体较小,初孵若虫小如针尖,活动危害部位十分隐蔽,不为人注意,群众有时候以为是种子质量问题而引起纠纷,应给予足够重视

防治措施

在玉米出苗后及早喷施一遍杀虫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可选用“农喜1号”1000倍液(每桶水15毫升)或者“邯科140”1500倍液(每桶水11毫升)均匀喷雾,不仅可有效防治玉米蓟马危害,也可同时兼治灰飞虱(粗缩病的传毒害虫)、瑞典秆蝇等多种害虫。 用药的同时可加入十乐素、壮汉、蓝色晶典、六高二氢钾等营养调节型增产剂,以促进壮苗。

注意:玉米苗期喷施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一定不要喷施含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农药,以免产生药害。

玉米蓟马是我地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它以锉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叶片受害后,出现断续的银白色斑点,并伴有小污点,严重时可造成玉米心叶成捻状展不开,造成植株畸形,重者造成烂心,使玉米的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防治指标:有虫株率5%,或百株虫量30头。

  防治方法: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药液着重喷洒在玉米心叶内,可同时兼治蚜虫。

化学药剂防治是控制玉米蓟马的有效措施,玉米蓟马虫株率 40%~80%,百株虫量达 300~800 头,应及时进行药剂除治。田间试验表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醋类对蓟马有较好防效。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效均在85%以上。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效可达 90%以上,提高出苗率 7%左右。结合防治灰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对蓟马也有较好的防效。因蓟马主要集中在玉米心叶内危害,所以用药时要注意药剂应喷进玉米心叶内。经田间和室内药效试验证明菊醋类药剂对蓟马无效,甚至有时可能对蓟马有引诱作用,因此,应避免应用菊醋类农药。

  玉米蓟马的发生有世代重叠严重、虫量大、危害重的特点,而且蓟马虫体较小,初孵若虫小如针尖,活动危害部位十分隐蔽,不为人注意,群众有时候以为是种子质量问题而引起纠纷,应给予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