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白叶枯病成株期常见的典型症状有叶缘型,还有哪些类型? 水稻

水稻白叶枯病成株期常见的典型症状有叶缘型,还有哪些类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无论是芽期、苗期、成株期或抽穗期均可受到由叶枯病菌的侵害而发病。由于品种、环境条件和病菌侵染方式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叶枯型:最常见的白叶枯病典型症状,苗期很少出现,在分蘖后较明显。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迅速向下纵横扩展成条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病健部交界线明显,呈波纹状(梗稻品种)或直线状(籼稻品种)。病斑黄色或略带红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多见于籼稻)或黄白色(多见于梗稻)。湿度大时,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在环境条件有利和品种发病的情况下发生。叶片病斑暗绿色,迅速扩展,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呈开水烫伤状,随即纵卷青枯,病部有蜜黄色珠状菌脓。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
  (3)调萎型: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失水、青卷、尔后枯萎,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枯。病轻时仅1~2个分蘖青枯死亡,病重时整株整丛枯死。折断病株的茎基部并用手挤压,可见大量黄色菌液溢出。剥开刚刚青枯的心叶,也常见叶面有珠状黄色菌脓。根据这些特点以及病株基部无虫蛀孔,可与螟虫引起的枯心相区别。
  (4)黄叶型:目前国内仅在广东省发现。病株的新出叶均匀褪绿或呈黄色或黄绿色宽条斑,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之后,病株生长受到抑制。在病株茎基部以及紧接病叶下面的节间有大量病原细菌存在,但在显现这种症状的病叶上检查不到病原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