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养猪业生产中,困扰养猪者的难题为产仔数少,猪群补充困难。如果加大母猪存栏数量,提高产仔窝数,势必增加母猪的饲养成本,而且还造成母猪舍的栏位紧张,不加大母猪的存栏,育仔、育成、育肥栏位相对空置,造成浪费及增加成本。认真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在生产实际中加以防范,对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切实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益 有积极地影响。具体因素主要有:
(一)品种原因
有些品种的繁殖能力低,产仔数少。如:皮特兰猪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尽量少用产仔数少的品种。
1.品系原因:有些品系如:英系大白猪、比利时长白猪,育种者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选育过程中只注重猪种的瘦肉率,而没有注意其他指标,造成产仔数指标下降。
2.遗传原因:同一品种,由于个体遗传性能的差异,也会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二)年龄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活产仔数的多少。
1.胎次:1~2胎的母猪就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
2.猪的年龄:1~2胎、6胎以上母猪,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三)管理原因
母猪群的饲养管理为猪场的关键,很多产仔数少和产活仔数少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
1.饲料的原因:(1)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这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有些猪饲料公司也认为母猪的饲料不重要,做配方不认真,不全价,偷工减料,造成养猪者加不加添加剂效果不明显。(2)饲料发霉变质、原料中玉米的黄曲霉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麸皮的质量不好等以及钙磷吸收不足、氟含量超标等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2.管理上的问题:(1)配种前的管理,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及月龄过低,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2)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基础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3)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4)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妊娠前期1个月要少喂1~1.5千克,中期适量2千克,后期2.5~3千克,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随时调整饲喂量。(5)减少并群、追赶和咬架等问题。(6)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除大肠杆菌、红痢外,其他疫苗都应在配种前注射,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四)疫病影响
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导致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比例增加。
总之,做为养猪生产者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致病因素的影响。
2.减少外引种猪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引种次数就减少感染的机会。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
3.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5.引种时综合考虑,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如用旧窖,入窖前要打扫清洁,发过病的旧窖要用硫磺封闭熏蒸消毒,或将窖壁土剥去2cm。窖内装放甘薯一般以占窖空间2/3为宜。
上一篇: 危害小麦的黑尾叶蝉有何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