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观赏园艺 > 其它观赏园艺 > 地被植物--沙地柏栽培技术 其它观赏园艺

地被植物--沙地柏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新疆天山至阿尔泰山、宁夏、内蒙古、青海东北部、甘肃祁连山北坡、陕西榆林,海拔1100-2800m地带多石山地及沙丘上。北京、西安等地有引种。

  形态特征:匍匐灌木,高不及1m;枝密,斜上展,小枝细,径约1mm,近圆形。鳞叶交叉对生相互紧贴,先端钝或稍尖,背面中部有明显的椭圆形腺体;刺形叶常生于幼龄树上,雌雄异株;球果熟时呈暗褐紫色,被白粉:种子1-4粒。

  生长习性:喜光,喜凉爽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耐涝。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栽培管理简单。

  园林用途:沙地柏匍匐有姿,是良好的地被树种。适应性强,宜护坡固沙,作水土保持及固沙造林用树种,是华北、西北地区良好的绿化树种。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繁殖。主要用扦插,亦可压条繁殖。

  沙地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天山、祁连山等干旱贫瘠环境中,具有适应性强,护坡固沙,岸边防护,城区净化空气等用途。

  沙地柏在绿化环保中的应用

  沙地柏为柏科、圆柏属常绿灌木,亦称叉子圆柏、臭柏、爬柏。   1 植物 学特征  常绿矮生匍匐灌木,高不及1m。茎平行或侧斜生长,分枝多,小枝密集。叶小,密生,分刺叶、鳞叶两型:刺叶多生于幼树,长5~7mm、宽1.2~1.5mm,端部尖锐,触有刺感,叶与枝茎张开角45°左右,多为对生,基部枝条有3叶或少有多叶轮生;鳞叶甚短,交互对生,贴于枝茎,背面中肋有腺体。根系发达,侧根密生,茎基土下部分极易生不定根。球果生于下弯小枝顶端,倒三角状,表面稍有白粉,成熟时呈褐色、蓝紫或黑色。

  2 生物学特性  沙地柏原产于我国西北天山、祁连山及沙漠边缘地带,生于多石山坡及沙丘山的干旱贫瘠环境中,适应性强,喜光、喜凉爽干燥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耐寒、耐干旱、抗盐碱的特性,并且能在沙地林下以及沙埋的环境中正常生长。沙地柏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栽培多年未发生病虫危害,具有抗病虫能力。沙地柏在黑龙江省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速度比其他松柏幼苗快得多,当年栽植的幼苗生长量可达40~50cm,第2年即可产生大量分枝,扩展覆盖面可达0.5平方米。   3 在园林中的应用  沙地柏地上部匍匐生长,树体低矮、冠形奇特,生长快,耐修剪,四季苍绿,在园林建设中广为应用。

  3.1 地被   在干旱或水源不充足的地区,用沙地柏作地被栽培,不需灌水,不用修剪,节水省力。由于沙地柏小枝密集、封闭性好,所以不必除草。沙地柏抗性强、耐瘠薄、无病虫、不用施肥、四季常青,具有良好的环保优势。

  3.2篱笆   沙地柏生长快、枝叶密、树体矮、不落叶、封闭严密,是用作篱笆栽培的良好材料。它既可形成优美的自然形态,又能修剪成造型篱笆。

  3.3带植   沙地柏对污浊空气具有很强的耐力,在市区街心、路旁种植,生长良好,不碍视线,吸附尖埃,净化空气。

  3.4丛植   沙地柏丛植于窗下、门旁,极具点缀效果。夏绿冬青,不遮光线,不碍视野,尤其在雪中更显生机。

  3.5配植   沙地柏配植于草坪、花坛、山石、林下,可增加绿化层次,丰富观赏美感。   4 环保中的应用  沙地柏根系强壮,枝叶稠密,生长迅速;耐干旱、抗严寒,少病虫,不畏污浊空气,适应性强,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的作用,是良好的环保树种。

  4.1护坡保水土   沙地柏适应性强,栽植在瘠薄的坡地上易成活,枝叶繁茂,根系强壮,根基部易生不定根,固土保水力强,能减缓坡地在冻融交替期及雨季的水土流失。

  4.2防风固沙   沙地柏耐干旱,在风沙地带栽植也能迅速生长,小枝密集,覆盖度高,能降低种植地带的地表风速,减缓表土剥蚀。强壮且多分枝的根系能减少土粒移动,抗沙埋,具有明显的固沙防风作用。

  4.3路旁防冲刷   沙地柏带植在铁路、公路旁,矮生茂密,不妨碍车辆视线,又可截流暴雨冲击地面,减缓地表径流,防止冲刷,减弱沟蚀。

  4.4岸边防护   在岸边被水面栽植沙地柏绿化带,能固定岸边土壤,减弱雨水冲蚀岸边,防止岸坡沟蚀。

  4.5城区净化空气   在城区或城郊裸地栽植沙地柏,不仅美化环境,而且繁茂的枝叶可阻碍和吸附尘埃,净化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