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怎样做好哺乳仔猪等孢球虫病的防治 ?

怎样做好哺乳仔猪等孢球虫病的防治 ?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治疗?xml:namespace>

1.37日龄仔猪用药预防,对较大日龄且出现症状的仔猪用药治疗,可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案:(1)25%百球清(Baycox)口服液08mL5%葡萄糖溶液l2mL,每头仔猪l次灌服。(2)地克珠利溶液(100mL05g),每头lmL1次灌服。(3)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10mL;1g),每头2mL1次灌服。以上3种药物须单一进行灌服,特点是药量能保证,疗效确切,对个别病情较重的仔猪须隔日再灌服1次。?xml:namespace>

2.对出现并发细菌性疾病仔猪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502mL,肌注,每天1次,连用3~5d。或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5mL,静注,每天l~2次,连用2~3d3)等孢球虫病的预防,每吨饲料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500g、甲氧苄胺嘧啶(TMP)150g,连用3~6d,停药30d。或用10%磺胺喹嗯啉钠可溶性粉50g兑水l00kg,连饮35d,停药10d

二、预防控制

1.创造良好的猪舍环境。寄生虫病的传播感染途径多与猪舍的环境条件有关,因此,必须保证干燥、通风、不拥挤的圈舍环境。产房温度较高(32~35)和阴暗潮湿有利于猪等孢球虫的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后,对多数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为减少初生乳猪的感染机会,因此要重视改善产房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2.提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猪场需配套建设有:(1)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沼气池(或化粪池)、氧化池、病死猪化尸井,以利消灭传染源。(2)设置固定粪便管理场,做好贮粪的发酵灭虫工作,防止粪便中的病原体扩散,造成重复感染。

3.猪场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并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灭虫等工作。防止由动物爪子携带卵囊进入产房和昆虫传播病原体,以降低感染率。

4.做好产房、饲养用具及猪舍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每次分娩后产房中的组织碎片、污染物应及时清理干净并进行消毒,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配成20%混悬液后喷洒消毒。饲养用具、圈舍内外环境选用氯制剂进行定期消毒。产房消毒是重点,每周消毒l2次。

5.加强未发病猪场猪群的定期检测和驱虫工作。定期采集母猪粪便,检测球虫卵囊,每年至少检测2次以上,尤其在4~5月份感染高峰期时必检。抽检密度不低于母猪数的30~50%,以保证检测的可靠性,便于猪场驱虫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