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与番杏的种植技术
一、紫背天葵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部地区,以嫩稍和嫩叶供食,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其生长中尚未发现病虫害,属无公害蔬菜。
1、育苗 紫背天葵的茎节部易生不定根,目前多采用扦插繁殖育苗。春季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6厘米-8厘米的顶芽,若顶芽很长,可再剪成1段 2段,每段带3节 5节叶片,摘去枝条基部1叶-2叶,插于苗床上,苗床可用土壤,或细沙加草灰,也可扦插在水槽中。扦插株距为6厘米-10厘为,枝条入土约2/3,浇透水,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保持20℃),经常浇水,经10-15天成活,而后即可带土移植。在无霜冻的地方,周年可以繁殖,在北方应在保护地内育苗。
2、定植 应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良好的壤土,土壤为微酸性。每平方米施4.5公斤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深翻,耙平,做成平畦。
3、田间管理 灌溉的原则是土壤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在开始采收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每平方米施腐熟的人粪尿1.5公斤,或尿素15克 22克。
4、采收 摘取嫩稍长15厘米,先端具5个-6个叶片每一次采收时,在茎基部留2节-3节叶片,使新发生的嫩茎略呈匍匐状,约半月后,又可进行第二次采收。从第二次采收起茎的基部只留一节,这样可控制植株的高度和株形。南方地区周年均可收获,北方地区温室生产可周年采收,8月-9月为采收旺季。
5、母株的保存 初霜前,在田间选择健壮的植株,截取顶芽,扦插在保护地内,留作母株来年使用。保护地内的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
二、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 番杏在热带、亚热带为多年生作物,栽培上作一年生栽培,生长期长,生产上多采用春播种植。华北地区于3~4月播种,保护地可周年栽培。 2. 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冬前或播种前进行深耕,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 000~3 000公斤,耙细耙平后作畦。畦的形式根据当地条件而定,畦面宽1~1.2米。 3. 播种育苗 (1) 种子处理番杏以果实繁殖,果皮较坚厚,吸水比较困难,在自然状况下发芽期长达15~90天,故播种前须行预处理。处理的方法有机械擦伤和温汤浸种,一般多行温汤浸种。播前用50℃温水烫种10分钟,于25℃条件下浸种20~30小时,如采用育苗移栽即可播种;若大田直播,浸种后须置25℃保温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膨胀开裂时即可播种。 (2) 播种密度直播可行条播、撒播或穴播。定苗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进行播种。播后撒一层过筛的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也可用穴盘育苗及营养钵育苗。用种量直播每亩需1.5~2公斤,如育苗移栽只需0.5公斤。 (3) 育苗保护地可随时播种。北方露地栽培宜于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这样可采收至初冬前。生产中一般行育苗移栽,种子处理后播种,播后覆土保湿,约经2~3周出苗,每果出苗5~8株不等。
田间管理 (1) 选地与整地种植地宜选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前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 000~5 000公斤。 (2) 定苗与移栽直播于4~5片真叶时,疏弱留强进行定苗,每穴留健壮的1~2株。移栽于幼苗4~5片真叶时进行,种植密度一般按株行距30厘米×40~50厘米,亩植5500株。 (3) 浇水番杏以嫩茎叶为产品,缺水时叶片变硬,故在生长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在雨季则要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烂根。 (4) 施肥番杏的生长期长,每次采收后都发生侧芽,需氮钾肥较多。因此,除在播种前土地施足基肥后,还应进行多次追肥,以提高产量。一般从播种至采收前,看生长势而追适量尿素和氯化钾,亩用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5~10公斤,释水施下。一般在采收前每亩施腐熟的人粪尿液1 500公斤左右,以后每次采收后均要补肥一次。 (5) 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间出的小苗可移植他处,宜带土移栽。植株封行后,要随时拔除杂草,免中耕。 (6) 适度整枝番杏的侧枝萌发力强,尤其是在肥水充足时,采收幼嫩茎尖后,萌发更多。生长过旺时应打掉一部分侧枝,使分布均匀,有利于通风透气和采光。 5. 病虫害防治 番杏的抗病虫能力很强,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只是偶而有一些食叶害虫啃食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
采收及留种 苗期结合间苗、均苗可收获苗食用,定苗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陆续采收嫩茎尖。直播田一般从播种至始收约50天,间隔10天左右可采摘一次,一直可采收到霜降。北京地区露地栽培收获5个月,亩产3 000~5 000公斤。 如需留种,可在生产田采收2~3次嫩尖后,选健壮植株任其生长,开花结果。果实转黄熟时要及时采摘,先黄先收,晒干贮藏。如不及时收获则很容易跌落,落地种子于温暖的秋季或第二年春天均能发芽生长。
上一篇: 花生播种技术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 碗莲别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