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无风或微风(风力不大于2级)、温度在15~28℃的晴天使用,以免产生药害或影响药效。施药前后,土壤应保持湿润,适当的土壤水分是发挥药效的重要因素。
2、称量要准确,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采用标准的喷雾器低压喷头减压使用,禁止使用弥雾机和超低容量喷雾;喷药均匀,不可漏喷、重喷。
3、有机质含量低的沙质土不宜使用。
4、使用时注意风向,临近有较敏感的作物如水稻、黄瓜、小麦、棉花、甜菜、高粱等作物时,为避免飘移药害,禁止使用本剂。作物出苗后严禁使用。
5、做好使用专用喷雾器。
6、购买农药选择信誉度高、正规的农资经营渠道。
7、认清带商品名的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
- 一是极易漂移,产生药害。除草剂2.4-D丁酯挥发性强、飘移性大,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飘移到距离施药田500米甚至2000米远的敏感作物上,对蔬菜(豆角、番茄、辣椒、土豆、菠菜等)、向日葵、中药、果树等阔叶作物极易产生药害,是阔叶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一个主要原因,药害损失严重!而且,挥发和飘移性药害问题引起不同程度的群众纠纷,甚至造成投诉案件的发生。
二是“二次污染”,产生药害。2.4-D丁酯残留大,使用2,4-D丁酯的喷雾器很难清洗,即使用碱、洗衣粉、硫酸亚铁等多次反复清洗,使用的喷雾器不宜清洗干净,由于误用使用过2.4-D丁酯的喷雾器,在蔬菜、大豆、花生、果树、等阔叶作物上使用,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的实例是很多的。 - 三是使用条件严格,控制不当易产生药害。对土壤要求严格,2,4—滴丁酯在土壤中的移动范围小,半衰期也较短,但在砂壤上、沙土等轻质土壤以及施药后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药剂会被雨水淋溶至玉米种子所在的土层,产生药害。对温度要求严格,2.4-D丁酯要求温度必须在10℃以上才可使用,低于10℃除草效果不好,甚至无效,而且易产生药害;对使用时期要求严格,苗前土壤处理必须在苗出土前3天进行处理,过晚极易产生药害;苗后茎叶处理在玉米2叶期后,过早杂草未出齐,易产生药害,拔节期前(一般为5-6叶期),过晚易产生药害,农民常见的玉米心叶成蒜薹状就是典型的药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