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青贮原料没有附着足够的乳酸菌,其有害菌与有益菌之比可达10∶1。因此,苜蓿青贮过程有时会产生较差的、缓慢的和不可控的发酵,伴有过多的呼吸、发热和渗出液等,有害微生物活动而造成养分损失,青贮品质下降。加入添加剂的目的,在于影响微生物居群,控制青贮发酵,进而获得优质的青贮饲料。常用的添加剂,有甲酸、乳酸菌添加剂和酶制剂。添加甲酸,可以快速降低pH,抑制原料的呼吸作用和腐败菌、梭菌的活动,还可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通常,处理1吨紫花苜蓿需添加5~6升甲酸。乳酸菌添加剂通过人为增大苜蓿中乳酸菌群体的方法,保证初期发酵所需要的乳酸数量,促进青贮成功,例如绿汁发酵液。酶制剂通过分解细胞壁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产生可被乳酸菌利用的可溶性糖。酶制剂的添加量越大,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就越大,但过高会产生黏性,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利用。通常,鲜草最适宜用量为添加纤维素分解酶100~200克/吨。此外,添加糖蜜可提高苜蓿可溶性糖含量,青贮效果很好。
上一篇: 黑枣树衰老期怎样修剪?
下一篇: 马铃薯异地引种时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