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辣椒 > 辣椒茎基腐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辣椒

辣椒茎基腐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病害症状

  本病多在幼苗定植后发生。茎基部发生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向左右上下扩展,使茎基部皮层坏死,缢缩变细,地上部叶片萎蔫变黄,整株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中越冬,腐生性强,能在土中存活2-3年,发育适温20-40℃,最高42℃,最低14-15℃,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直接侵入为害。苗床温暖潮湿,通风不畅,幼苗徒长,生长衰弱,均易引起病害发生。

防治

  播种前,苗床要一次浇透底水,一般17-20厘米深,待水渗下后,床上再铺上一层培养土,大约8-10厘米厚,用木条尺刮平,进行床土处理,充分喷湿培养土,待地面床土稍干后,即可按常规方法播种。本病多发生在苗期中后期,及时间苗、移苗,培育壮苗。喷洒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病原描述

  病原为真菌,中文名: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属半知菌亚门。初生菌丝无色,后变黄褐色,具隔,直径8-12微米,分枝基部变细,分枝处往往成直角。菌核不定形,浅褐至黑褐色。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担孢子圆形,大小6-9×5-7微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4℃左右,最高40-42℃。

  辣椒进入初花期,植株生长加快,加上近期气温多变,连绵阴雨,易感茎基腐病,从大苗开始发生,定植后更加严重。表现为在茎基部近地面处发生病斑,绕茎基部发展,致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逐步变黄,因营养与水分供应不上而逐渐萎蔫枯死。发生的原因是土壤潮湿,同时连作造成病菌积累,基部茎农事操作产生伤口致使病菌侵入等。

药剂防治:定植后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1000等喷洒植株的茎基部 ,发病初期进行根部喷淋,86.2%氧化亚铜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稀释。喷洒可杀得叁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