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性土壤中并不缺钙,植物为啥会缺钙?
1 土壤中钙的形态与转化
地壳中平均含钙3.25%,按含量列于第5位。土壤含钙可以从痕量到4%以上,其多少决定于母质、气候及其他成土因素。在石灰性土壤中,钙有4种存在形态,即有机物钙、矿物态钙、代换态钙和水溶性钙。有机物钙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残体中,占全钙的0.1%~1.0%;矿物态钙占全钙量的40%~90%,是主要的钙形态;土壤含钙矿物主要是硅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碳酸钙及石膏硫酸钙等,这些矿物易于风化或具一定的溶解度,并以钙离子形态进入溶液,其中大部分被淋失,一部分为土壤胶体吸附成为代换钙,因而矿物态钙是土壤钙的主要来源。代换钙占全钙量的20%~30%,占盐基总量的大部分,对作物有效性好。水溶性钙含量为每1 kg几毫克到几百毫克,是植物可直接利用的有效态钙。土壤中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的代换性钙是植物的主要钙源,一般情况下,缺钙论文格式范文由土壤钙含量少引起,而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中Ca存在形态等有关。但有些砂质土壤、酸性土壤、涝洼地、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等常存在钙含量不足的不足,从而引起植物的缺钙。
2 土壤pH值
土壤钙含量和有效性受环境pH值影响,当土壤呈酸性时钙易淋失,随土壤pH值升高,钙含量增加;但pH值大于7时,锰、铁、锌、硼和铜的有效性降低,钾的溶解度增加,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土壤pH值在6.0~6.5时,钙为可给态,利于植物吸收。
3 植株体从土壤中吸收钙素的特性
钙只有通过根尖未形成凯氏带的区域吸收,而吸水能力强的根毛区已形成凯氏带,所以根毛区不具备吸收钙的能力,因此仅靠根尖部分吸收钙素可能是限制番茄吸收钙的因素。且钙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只能通过木质部运输。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空气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 空气湿度越小、光照越强,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当长期干旱时,植株根系和叶片生长受阻,蒸腾作用减弱,靠蒸腾拉力进行长距离运输的钙无法或很少进入果实,同时因为果实蒸腾强度远小于叶片,而钙移动性差,导致叶片钙难以向果实转移,加上果实膨大期间需钙特别多,从而引起果实缺钙。此外,番茄植株下层因距离地面近, 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光照也较弱,蒸腾作用更小,果实吸钙量更少,因此下层果实比上层果实更易发生缺钙症。
4 施肥不当
试验表明,氮肥用量过大会加重植物缺钙,其理由主要是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过多导致NH4+与Ca2+产生拮抗作用,从而抑制钙吸收。生理酸性肥料如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氯化铵等具有致盐、致酸能力,当过量施入土壤时,一方面造成土壤盐分含量增高,抑制植株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对钙影响尤大;另一方面造成土壤酸化,促使土壤中可溶性钙流失,造成植物缺钙。
感谢侯先生的回复,其实还有3个问题是常被人们忽视的。一是:土壤的还原能力,也就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容于水的该会变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离子态。来自于对土壤还原能力的解释。二是:土壤中磷元素的提高,抑制钙元素等阳离子元素的活性。来自于元素间的拮抗理论。三是:钙随水走的原理。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夏季久旱土壤缺水时出现的番茄脐腐病、桃树大量落叶等现象都是缺钙造成的。苗期干旱蹲苗,可胁迫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提高植物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但植株生长旺盛期,应及时灌溉,保持合适的水份,增加植株对钙的吸收,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
上一篇: 怎样合理施用控释肥?
下一篇: 如何修剪猕猴桃雄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