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懒蟹”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防治“懒蟹”? 其他水产

“懒蟹”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防治“懒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养蟹中,常有一些河蟹栖居在远离水而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且个体也较小,这种蟹常被称为“懒蟹”。产生原因:一是养殖水体溶氧太低。河蟹对水体溶氧的要求高于5毫克/升,当水中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河蟹在水中就感到不舒适,有的就要往岸上爬,打洞穴居;当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河蟹则大部分离开水体,上岸栖息。时间一久,它就能适应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个体也很难长大,形成“懒蟹”。二是由于水位变动频繁。河蟹属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存,在正常情况下,它常打洞于“潮间带”,洞口在水面上,洞底略低于水面,少量存水。如果养殖水体水位忽高忽低,变化太大,河蟹的洞穴也就随之变动,当水位上升时,有些河蟹在水面附近打洞穴居,当水位下降时,它们来不及向下迁徙,久而久之,穴居洞中,懒于活动、觅食,最终形成“懒蟹”。三是投饵不均匀。人工养殖河蟹,有时投饵不均匀,造成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四是池中缺少水草,当水中溶氧较低时,河蟹往往离开水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水中有草,它就能爬到草上,过一些时候,它又下水,这样不影响河蟹的生长,但水中没有草,河蟹为了生存,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形成“懒蟹”。
防治‘·懒蟹”的具体方法主要有:①定期换水。平时做到每隔3-4天换水I次,每次换水1/3-1/2②控制水位线。不同季节,蟹池的水位应有不同。寒冬和盛夏水位应适当提高,以保持水gla恒定;早春水位要略低,以提高水温。③坚持‘·四定”投饵。投饵点的数量要根据水面大小和河蟹数量而定,布点应均匀。④增加池中水生植物覆盖面。面积较大的成蟹池,中间要建人工蟹岛.增加河蟹的活动和栖息场所。⑤适当控制养殖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