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的适宜环境
我国柿树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为9~23℃,水平分布大致在年均温l0℃的等温线以内的地区。年均温低于9℃的地方,柿树难以存活。年均温在10~15℃之间的地方,少数年份会发生冻害,严重时甚至全株冻死。年均温高于20℃的地方,柿子果面粗糙,果实品质差。所以,柿树经济栽培区为年均温在11~20℃之间的地域。甜柿经济栽培区要求年均温在13~18℃之间。 柿树抗旱力较强,在年降水量450毫米以上的地区可进行无灌溉栽培。耐湿性差,若湿度过高,在开花期、幼果期容易引起落花落果,生长中期容易染炭疽病,生长后期遇高湿条件则果实色浅味淡,品质变差。我国柿树多分布在年降水量400-1500毫米的地区内,最适宜栽培区为年降水量500-700毫米的地区。 柿树对地形与土壤环境要求不严格,在山地丘陵、平原沙滩地上均能正常生长结实,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又能保水的土壤最好。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也较广,只要选择适宜的砧木,从南方的酸性土到北方的中性、微碱性土都可适应。
杨梅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
(一)温度 杨梅按果树生态适应性划分属于亚热带耐寒性常绿果树,主要在亚热带地区栽培。适宜于年平均气温15~21℃、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9℃的地区生长。杨梅对温度的要求和枇杷相似,但较枇杷稍耐寒,故其分布也与枇杷相近,除陕西省汉中地区因有特殊小气候外,长江流域以北很少有杨梅栽培或野生。浙江省杨梅主产区之一的余姚县,位于北纬30°,年平均气温15.7~16.5℃,极端最低曾达-9.8℃,全年无霜期250天,杨梅生长和结果良好,优良品种荸荠杨梅等主产该县。广东杨梅主产区潮阳市,位于北纬23°3''~23°31'',年平均气温21.6℃,常年霜日5~10日,杨梅生长和结果良好,主产优良品种乌酥杨梅果大质优。两广及福建的北部山区,其气温适合杨梅的要求,故有发展潜力。但高温对杨梅也不利,特别是高温加上烈日照射,常引致枝干焦灼枯死,故热带、南亚热带的低海拔地区少有杨梅栽培。 (二)水分 杨梅的侧根、须根发达,又有菌根,故耐旱性较强。但因周年常绿,发梢次数多,枝梢生长量大,结果多,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杨梅主产区的年降雨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如浙江余姚县年雨量1300毫米左右,4~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3.2%;广东潮阳市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4~9月占全年的84.8%%。这些降雨量基本上能满足杨梅生长和结果和要求,加上杨梅多植于山上,故一般无进行灌溉。在滨海临湖地区和山峦深谷中,借大水体调节温度与湿度,最利于杨梅生长。但花期低温阴雨少照对授粉受精不利。 (三)光照 杨梅为耐阴果树,太强的光照对其生长不利,故栽植于较荫蔽的山谷、日照不太长的地方,反而比栽植在山顶向阳处生长旺,结果多,品质好,果柔软多汁,风味佳良。果实发育后期光照充足有利于着色含糖量、耐贮性的提高。 (四)土壤 杨梅对土壤的要求不苛,但土质松软、排水良好、含有石砾的砂质红壤或黄壤、pH值4~5的酸性土更适宜其生长。平坦的沃地易徒长,落花落果严重。山坡方向与杨梅果实品质关系密切。由于阴坡的杨梅柔软多汁,风味佳,故江苏、浙江一带喜欢选北坡种植,尤其在夏季易受干旱地区,选择保持水分较多的北坡种植更具优越性。但在广东潮阳,由于杨梅怕大风、台风,成熟期怕风及暴雨,杨梅多栽植于向西南背东北的山地上。 (五)风 微风有利于气体交换,因而有利于杨梅的光合作用,花期还有利于传粉受精,因为杨梅是风媒植物。但杨梅根系较浅,且树冠枝叶繁茂怕风,若大风、台风会吹折枝叶,吹倒植株,果成熟期遭风害而加剧落果,故建园时宜选避风地点栽植。 |
番荔枝为热带果树,耐寒性较芒果、人心果等弱,但较香焦强。番荔枝成年树在冬季接近零度时短期尚能免强忍耐,零下气温则在主干也受害;幼年树耐寒力弱,虽短时4℃尚可忍耐,但时间长或有霜冻则会出现冻害。广东目前种植番荔枝最北的清远市三坑镇,1988年3月种植的植株,1991年冬出现-3℃短时低温,主枝也受害,经修剪后,1992年仍取得满意产量。1992年冬又出现-1.5℃短时低温,主枝受冻害,但比前1年轻,经修剪后枝梢生长及开花结果正常。番荔枝幼苗更易遭低温、霜冻害,受害后不仅落叶枯枝,且近地表的茎部皮层和木质部出现黑色坏死斑点,多数根尖变黑坏死。故苗期预防寒冻害尤为重要。 阿特梅番荔枝比番荔枝耐寒,但-1℃时幼时致死,-3℃时成年树也会致死。在广州试种,萌芽和开花比番荔枝早约半个月,大部分枝叶和果实可安全越冬。可知阿特梅番荔枝引种试种很有可为。 南美番荔枝耐寒性更强,能耐较长时间-3℃的低温,在热带地区只有在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种植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在广州试种,枝梢生长正常,绿叶过冬,但很少开花或完全不开花。有人认为接近下雪的非下雪地区适于南美番荔枝生长和开花结果。因此,可在广州以北韶关以南试种,有希望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 (二)水分 番荔枝喜欢干燥环境,属较耐干旱果树,开花期连绵阴雨对授粉受精和座果不利,花果期阴雨时间长病害易发生。但过于干旱也影响枝梢生长、开花座果及果实发育,秋旱使叶叶片光合功能减退,叶片提早脱落,光合产物制造和积累减少。在枝梢生长和果实发育期间最好有稳定的降雨或水分供应,若土壤水分不稳定,特别是采果前土壤含水量波动大,则易裂果。秋、冬季若土壤水分足,绿叶保持时间长,落叶推迟,对春季萌芽发梢和开花座果有利。春旱推迟萌芽发梢。因此,商品性栽培的番荔枝园应有灌溉设施。 地下水位过高或土壤排水不良,易发生根腐病,对植株生长也十分不利。 (三)光照 番荔枝喜光也较能耐阴,果实着生于树冠内主枝、大枝及枝条下部,不易日灼。因此,番荔枝可适当密植,或与树体高大的树种合理间种。 (四)土壤和坡向 番荔枝植地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砾质壤土、微酸性至中性为最适宜。特别是底层有贝壳类沉积的砂壤,生长和结果最好。最忌地下水位过高、土质粘重及排水不良。广东澄海樟林番荔枝,多数是底层有贝壳类沉积的砂壤土,因而易丰产优质。但这样的土壤毕竟不多,广东丘陵坡地多属赤红壤,一般酸性很大,有机质缺乏,土质粘重,需经改良才能种好番荔枝。 番荔枝喜温暖干燥,怕寒霜,故坡面南向最佳,北向最差。 (五)风 微风有利于气体交换,有利于光合作用,当然有利于番荔枝生长,减轻病害。但大风、台风对番荔枝极不利,轻者动摇植株伤根,擦伤果面,重者落果、折枝、倒树。沿海地区每年5~11月都有可能遭大风、台风害,因此,应避免在风口、向风及风大处建园,而选择避风地方栽培,或设置防护林,或与高大果树间种。
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
(一)气候条件 板栗为喜光果树,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均要求充足的光照,尤以开花期和幼果发育期更要光照充足,空气适度干爽,以利开花座果。若光照不足,树冠直立向上,叶薄,枝梢生长差,绿叶层薄,花芽分化不良,落果严重,平面结果,产量低。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果肉蛋白质含量、风味和产量。因此,植地宜向阳,种植不过密,并注意整形修剪以满足其喜光要求。 板栗品种群不同,对温度的要求有差异。南方品种群要求年平均气温15~17℃,生长期平均气温21~24℃,开花期需17~25℃,低于15℃或高于27℃均影响授粉受精和座果。冬季不低于-9~-10℃。故我国低纬度低海拔地区没有板栗经济栽培。南方发展板栗生产以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为宜。 南方栗较耐湿,分布区年降雨量多在1000毫米,甚至2000毫米以上,但以年降雨量在600~1400毫米为好。春季梅雨常使授粉受精不良,是南方栗产区常出现的不利因素之一;秋旱常造成果实发育不良,甚至“空苞”,也是南方栗区的不利气候因素,需防旱保湿;成熟前若降雨过多,易落果也降低品质和耐贮性。从栗的结果及品质看,以雨量较少而日照充足的地区栽培为有利。最适于栗树生长的土壤湿度为20%~40%,若10%即生长停止,9.3%时即呈现凋萎。 (二)土壤条件 板栗能在干旱瘦瘠的土壤生长,但要其生长、结果良好,须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或砾质壤土。据研究,丰产栗园土层应达60厘米,含有机质1.12%,全氮00.61%以上。国外高产栗园有机质达8%以上。 板栗喜生于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发育和酸性土,pH值5.5~6.5为最适宜,且盐基应在0.2%以内,若pH值超过7.5,盐基超过0.3%,则生长不良,故盐碱土不适栽板栗。华南石灰岩地区,由于土壤充分的淋溶作用,呈酸性的反应,栽种板栗也适宜。微酸性至偏酸性土壤适于栗共生的菌根菌繁殖生长,也利于对锰的吸收(栗为多锰植物);微碱性土壤则相反。 |
上一篇: 番茄缺钼基本表现是哪些?
下一篇: 什么是黄瓜嫁接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