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海水鱼 > 冬季参圈管理之如何预防冰下海参化皮? 海水鱼

冬季参圈管理之如何预防冰下海参化皮?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体质弱:封冰中期水体温度下降,达到海参生理耐受点,海参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肠道变细缩短,摄食量小,身体缩水,体质弱小的海参更容易感染疾病。

  2.应激反应:从封冰至化冰整个过程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水体温度也经历高低的反复变化,再加上不科学的大排大进的换水方式,这些情况极易导致海参应激反应,从而引发海参吐肠,进而导致海参化皮。

  3.海参冻伤:封冰前海参仍处在坝边摄食,温度骤降导致海参未能及时回礁,便被冻在冰层之下,以及绿管菜生长旺盛,海参顺着水草爬至水面高度,这两种情况容易导致海参被冻伤,从而更容易感染有害菌,导致化皮。

  4.气体过饱和:一些水色较浓和水草生长旺盛的参圈,封冰后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水体当中会积累大量的氧气,受到冰层的阻碍堆积的氧气难以释放,再加上耗氧物质少,容易引发水体当中气体过饱和,而这些过量的氧气容易被海参吞食,从而引发气泡病,导致海参化皮。

  5.消毒改底不彻底:参圈只进行了简单的消毒或者未消毒,有害菌较多,有机质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相比之下海参更容易出现疾病。

 处理措施:

  1.增强体质:封冰前泼洒“低聚糖863”增强海参体质,调整海参状态,提高抗应激能力,同时适量换水或者补水(5cm左右即可),忌大排大换。

  2.打冰眼:在冰层较厚时期适当的打几个冰眼,既可以起到曝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观察冰下海参状况,在冰眼处投放“底安生”和“底生氧”打破水体张力,消毒改底,促进有毒有害气体排出。

  3.补充有益菌:投放“生态宝”补充有益菌,低温菌种可在冰下正常繁殖代谢,进一步分解烂草残饵粪便等,减少有害菌,同时可以控制活草在冰下的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