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蛾;俗称痒辣子、火辣子、八架子、双木架子或刺毛虫。世界记载有1000种,中国记录约90种。由于这类幼虫体上有枝刺和毒毛,触及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幼虫蚕食叶片,
茶角刺蛾
成虫体翅茶褐色,长12-16mm,翅展25-35mm,前翅从前缘至后缘显3条暗褐色斜纹。幼虫成长后体长20-35mm,黄绿至灰绿色。各体节有一对毒刺,后胸背中有一个淡红色或浅绿色角状肉突。
扁刺蛾
成虫体长10-18mm,翅展26-35mm,体翅灰褐色,前翅前缘2/3处有一条暗褐色斜纹向后延伸。雄蛾前翅中央且有一黑点。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幼虫成长时体长21-2
6mm,淡绿色,背线灰白,各体节有两对刺突,两侧边缘的一对大而明显,体背中央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红点。蛹为裸蛹,椭圆形,长10-15mm,乳白至黄褐色。茧卵圆形,长约14mm
质硬,暗褐色。
暗扁刺蛾
成虫体长10-18mm,翅展26-30mm,体翅褐色,多毛。前翅稍暗红,具细小黑色色点,中室横脉上有一稍大黑点。卵椭圆,扁平光滑,色淡,长约1mm。幼虫淡黄转绿,老熟时褐黑色,筒形扁平,背中纵贯有淡紫、淡蓝、粉绿三色组成的一条宽带。蛹卵圆,长约11mm,淡黄绿色,腹背各节后缘一条暗带。茧卵圆,褐色。
丽绿刺蛾
成虫体长10-17mm,翅展35-40mm。前翅绿色,基部棕褐色,近外缘有深褐色宽带。卵扁平椭圆,淡黄色,在叶背面聚成鱼鳞状卵块。幼虫成长后体长约25mm,黄绿色,腹末有4个黑色绒球。茧椭圆形,坚硬,棕褐色。
黑纹白刺蛾
成虫体翅灰白色,体长6-8mm,翅展约20mm,前翅中部有一淡褐色云形斑纹,外缘灰褐色并有一列小黑点。卵扁平椭圆,透明,淡黄色。幼虫成长后体长8mm左右,近于龟形,翠绿至黄绿色,无刺毛,腹部背中两侧常有2-4对红点。茧椭圆坚硬光滑,灰褐色,有白色及褐色条纹,中部暗褐。
白痣刺蛾
成虫体长约12mm,雄蛾全体烟褐色,翅展23-25mm,前翅中室下方有一黑褐色近梯形斑,斑内侧红褐色,上方有一白点,横脉上有一小黑点。雌蛾体褐黄色,翅展30mm左右,腹末二节背面具黑褐色毛,前后翅黄白色,中室下斑较大,红褐色。卵淡黄色,半透明。幼虫成熟时体和14-30mm,宽7-10mm,高6-9mm,椭圆形乳白色,稍带蓝绿,全体无刺。蛹长12-16mm,短而圆,初为乳黄色,后转为褐色。茧坚硬,茧外有一层白色粉状物。
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常见种类有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和褐边绿刺蛾等,属鳞翅目刺蛾科。刺蛾是一类经常发生于林带、行道树、庭院树木的重要害虫,食性杂,能危害多种阔叶乔灌木。
一、三种常见刺蛾的识别:
1.扁刺蛾:成虫体暗褐色,翅灰褐色,后翅颜色较淡,体长10至18毫米,翅展25至35毫米。前翅2/3处有一褐色横带,雄蛾前翅中央有一黑点。前、后翅的外缘有刚毛。卵长椭圆形,淡黄绿色,随着卵的发育,色渐变深,孵化前转为暗褐色,长约1.1毫米。幼虫体长22至35毫米,扁平椭圆形,背隆起。每体节有4个绿色枝状毒刺,其中虫体两侧边缘的1对较大,亚背线上的1对较小。中背线灰白色,体背中央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的红点。茧钙质,硬而脆,灰褐色,长14至15毫米。蛹匿于茧中,长椭圆形,灰白色,羽化前转褐色。
2.褐刺蛾:成虫体土褐色至灰褐色,体长15至18毫米,翅展3l至39毫米,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肩角和近臀角处,各具1暗褐色弧形横线,两线内侧衬影状带,外横线较垂直,外衬铜斑不清晰,仅在臀角呈梯形。雌蛾体色、斑纹较雄蛾浅。卵扁椭圆形,黄色,半透明。幼虫体长35毫米,黄色,背线天蓝色,各节在背线前后各具1对黑点,亚背线各节具1对突起,其中后胸及1、5、8、9腹节突起最大。茧灰褐色,椭圆形。
3.褐边绿刺蛾:成虫体绿色,胸背中央有1棕色纵线,腹部灰黄色。触角棕色,雄彬齿状,雌丝状。体长16毫米,翅展38至40毫米,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为灰黄色宽带,带上散有暗褐色小点和细横线,带内缘内侧有暗褐色波状细线。后翅灰黄色。卵扁椭圆形,长1.5毫米,黄白色。幼虫体长25至28毫米,头小,体短粗,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至绿色,前胸盾上有l对黑斑,中胸至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上生黄色刺毛束,第1腹节背面的毛瘤各有3至6根红色刺毛;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刺毛,呈球状;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蛹长13毫米,椭圆形,黄褐色。茧长16毫米,椭圆形,暗褐色酷似树皮。
上一篇: 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控措施是
下一篇: 什么叫低温黑暗处理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