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蚜虫的为害症状 小麦

小麦蚜虫的为害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害麦类的蚜虫主要有禾溢管蚜和麦长管蚜。老百姓俗称天蝘,小麦从苗期至成熟期都有蚜虫为害,以小麦抽穗至灌浆期为害最严重。麦蚜成蚜和若蚜刺吸麦株嫩叶、嫩茎和嫩穗汁液,造成植株早衰,叶片上出现黄色班点。被害严重的麦粒干秕瘦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麦株茎、叶和嫩穗的汁液。麦苗被害后,叶片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后期麦株受害后,叶片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

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小麦蚜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主要症状:危害麦类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

在长江流域年生20多代,冬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或以孤雌成、若蚜在禾本科植物上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4、5月麦子黄熟期产生大量有翅迁移蚜,迁往春玉米、高粱、水稻田繁殖为害。该蚜虫终生营孤雌生殖,虫口数量增加很快。华北5—8月为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发生多。在江苏:玉米蚜苗期开始为害、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后,有翅胎生雌蚜在玉米叶片背面为害,繁殖,虫口密度升高以后,逐渐向玉米上部蔓延,同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向附近株上扩散,到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扬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叶片和雄花上群集为害,条件适宜为害持续到9月中下旬玉米成熟前。植株衰老后,气温下降,蚜量减少,后产生有翅蚜飞至越冬寄主上准备越冬。一般8、9月份玉米生长中后期,均温低于28℃,适其繁殖,此间如遇干旱、旬降雨量低于20mm,易造成为害。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麦蚜成蚜和若蚜刺吸麦株嫩叶、嫩茎和嫩穗汁液,造成植株早衰,叶片上出现黄色班点。被害严重的麦粒干秕瘦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均有麦蚜为害,但不同生育期为害造成的损失有很大差异,而且不同蚜种为害程度亦不同。麦长管蚜在苗期为害造成麦苗严重生长不良,分孽减少或植株枯死;而穗期为害减产严重,灌浆期受害损失最严重,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引起严重减产;蜡熟期损失最轻;麦二叉蚜在苗期为害时对小麦影响较重,为害后叶片常出现枯斑,严重时叶片枯黄,甚至死亡。